西方风景美学视角下风景建筑发展脉络研究

作 者:
陈烨 

作者简介:
陈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6)。

原文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风景审美在西方风景园林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风景画传统和如画美学建立起风景美学的可识别性特征。18-19世纪出现了基于风景审美及空间组织需要而建造的风景建筑。风景建筑追求精神愉悦,强调象征性、叙事性和表现力。20世纪现代公园的出现以及公共利益下的政治导向促成了风景建筑的功能性转向,使其成为游憩设施和便利建筑。从风景、风景园到现代公园的发展,不断丰富着风景建筑内涵,拓展其外延,并推动着风景建筑的角色转换。当代的风景建筑不再仅仅是映射历史的文化容器,在意识层面建筑已经成为风景,兼容自然与人文、乡村与城市,引导着社区建设、社会活动及社会文化建设。基于风景美学视角的再思考能够让自然风景延续其自然美的吸引力,让建筑在与风景互益的前提下探索当代的发展路径。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22)06-0074-12

       一、引言

       风景资源兼具外在的视觉形式和内在的美学价值,内外均会导向不同程度的认知情境与价值判断,对风景的理解有一个漫长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西方风景美学大约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的欧洲风景画和由此建立的对自然风景的审美偏好。风景美学带来的对自然环境、如画风景以及理想景观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风景美学的研究持续受到关注,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影响到国土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国家公园和城市公园的设计等方方面面。

       风景美学根植于自然风景带来的感性愉悦,也融入了可持续的文化观念价值。对于自然风景中的非自然的、人工介入的建筑物,风景园林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定位。在最初的认知中,风景中的建筑是作为重要标志物而存在的。雅各布·凡·德·克鲁斯(Jacob van der Croos)所作的《海牙景色,以及毗邻的二十幅风景》(1661-1663)的21幅作品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建筑古迹或是尖顶、风车之类的自然景物以打破地平线①,因为在当时“任何能让我们想到古代习俗的建筑——像骑士时代的城堡——都能带来精神上的愉快。因而,画家和诗人如此青睐那些‘塔楼’和‘城垛’,以之作为他们理想风景中的组成部分”②。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之后,风景中的建筑经历了社会发展和观念转换的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古德(Albert H.Good)将公园中的建筑定位为因功能性需求而出现的游憩设施:“游憩设施应该被看成是对需要保持自然状态的地域的入侵物”,“不是绝对必要就不建造建筑”,并且应“深知它根本不可能美化自然,而只会破坏自然”。③

       认知观念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情境。在更大的背景下,建筑物、村庄乃至城镇都可作为广义风景中的人工构成因素而存在。本文聚焦风景园林发展中的风景建筑及其背后的文化线索,探讨风景中的建筑类型演变及其专业定位,以理解西方语境中的风景建筑,并为当代风景资源的保护以及风景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风景与如画审美

       风景(landscape)词源的变化反映了欧洲中世纪末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风景审美的开端。landscape在12世纪之前的英语词源“landscipe”与德国地理学家使用的“Landschaft”是同义词。这个词与风景无关,而是与土地、地区或区域有关。

       风景绘画成为风景审美的主要表现形式缘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初,在意大利和弗兰德斯之间的多矶河地区,德国画家阿尔特多夫尔创作了西方艺术史上第一批纯粹的风景画,使风景画摆脱了原先的附属地位,成为独立的、自主的绘画种类。”④至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尼德兰地区的画家用荷兰词汇“landschap”作为绘画术语。该词本意是在船甲板上眺望田野风光,因而具有了审美内涵,逐渐演变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并被引入英语。至此,landscape将风景作为审美对象,并逐渐成为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定义,但在地理学和生态学中则与审美无关。

       城市工商业发展加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城乡环境差距,“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立起来的存在于田园牧歌文学、风景绘画、园艺、‘令人愉快的地方’和经过规划的远景风景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土地作为美学资源的开发,以及乡村地产中的人工和野生区域的关系的调解——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启蒙主义思想中与自然相关的核心主题”⑤。也因此,风景中的乡村田园成了人们心中的“阿卡迪亚”,土地作为风景资源的价值大幅度提升。

       1713年的《乌得勒支条约》重新奠定了欧洲局势,间接促进了英国上流社会子弟为完成学业前往欧洲大陆旅行。17世纪风景画家描绘出来的意大利美景及其伟大文明遗迹成为游学的主要目标,推动了18世纪初期的“大旅行”(Grand Tour)。风景中的废墟遗迹与荒芜的田野共同构成了普遍的风景审美偏好,特别是遍布平原的“罗马遗迹的宏伟与壮丽将会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千百种情感”⑥。这些废墟遗迹成为早期出现在风景中的建筑物,渗透着对古典文明的追忆。苏格兰作家托拜厄斯·斯莫列特在1766年的《法国和意大利游记》中描述了英国人对这种风景的期望:除了林木和荒野外,还期望能看到石窟、隐居地、神庙以及凉亭,以提供休憩及沉思场所。⑦威廉·吉尔平在《游湖》(“In Tour to the Lakes”,1786)中更是提出了人造废墟的建造方法,认为其可以刺激情感并激活观众的想象力。⑧

       从风景、风景画到如画审美并非是一个顺畅的演变过程。意大利语“如画”的词源“pittoresque”和英文“picturesque”在法语和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700年左右⑨,开始只是作为绘画的日常用语,指一种绘画风格和技巧,与审美品质无关⑩。吉尔平倡导了用绘画的方式想象风景的实用方法,这其中就有了审美的雏形。理查德·佩恩·奈特(Richard Payne Knight)和乌维代尔·普莱斯(Uvedale Price)将之发展成为抽象的风景理论,提供了评价风景的一种方法和模式,激发旅游者根据其视觉质量来判断风景的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