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数字化协同平台研究

作者简介:
戚润泽,胡珂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郝玉贵,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和碳中和研究院。

原文出处:
财会通讯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审计机关践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致力于持续推进审计全覆盖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审计资源有限且缺乏有效整合、审计技术方法不够先进、审计数据资源和信息共享不充分、审计组织模式创新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审计全覆盖推进遇到阻碍,全覆盖尚处于较低水平,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贯通协调仍存在不畅。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审计全覆盖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上述阻碍审计全覆盖的各种不利因素亟待解决,急需通过构建实施审计监督协同机制,实现监督资源整合利用,加强审计监督效能。因此,为满足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在审计需求,适应新修订《审计法》和破解传统协同监督与审计全覆盖之间矛盾的需要,本文基于中央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以数字化协同为着眼点,探究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数字化协同平台构建问题。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审计“应协同尽协同”的新要求,而且有助于驱动审计治理模式由“行政型”向“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转型以及传统审计协同机制向数字化协同机制的转型,实现监督资源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协同监督的总体效能。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省级审计委员会会议分析

      (一)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审计监督研究

      刘国常、胡枫认为大数据技术给予审计人员收集跨地区、跨领域、跨单位信息数据的能力,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分析。魏祥健指出大数据资源调度与资源整合技术为协同监督的跨系统、跨部门合作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袁野认为大数据审计不只是汇聚大量数据,不只是运用先进技术,它有着鲜明的数据、业务和技术“三融合”的特征。牛艳芳等指出传统审计的组织方式普遍为各自作战,缺乏协同配合,很难适应大数据审计环境下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综合利用的要求。

      (二)有关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协同研究

      钱弘道提出在审计监督新定位和新格局下实现与人大监督、党委监督、监察等国家监督的协同作用,为多方决策循环提供信息支撑。李红易认为加强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合作与融合,有助于解决原有审计监督覆盖范围过窄、监督独立性权威性不够强等突出问题。扬州市纪委监委课题组提出在坚持制度引领的基础上强化组织领导,完善信息资料双向提供多项工作机制,提升贯通协同的规范化水平。张庆龙等指出党内监督要同审计监督等其他监督结合起来,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三)中央和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中有关“协同”与“数字化”的文献分析

      2018年5月召开的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启了我国审计治理转向中央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各省市县地方党委成立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开创了我国审计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各级审计委员会高度重视并部署“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截至2022年2月底,统计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历次省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中出现类似“协同”“数字化”等词语的会议次数占比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可知,会议次数占比超过50%的省份有11个,其中最大占比达到85.71%,足以证明各省委审计委员会对协同监督和信息化审计的高度重视。推动各类监督协作配合,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形成监督合力和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需要研究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审计监督数字化协同平台,打破原有监督工作中地理和时间上的限制,创新性地贯通协调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的职能作用。

      三、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数字化协同技术基础与协同云平台框架研究

      (一)监督协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1)监督协同大数据技术。由于当前所面临迅速增长的审计数据体量和多变的数据形式,审计机关必须协同多方,建立起上下互联、信息共享的协同网络系统。纵向连通各上下级审计机关节点,横向协同党内监督、其他监督和被审计单位等,实现监督高效和高质量的协同。

      (2)监督协同智能技术。该技术将监督职能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合,并持续赋能各监督主体。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智能”地完成数据采集挖掘、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存储和报告生成等工作,实现协同监督工作流程自动化,提升协同监督的效率,拓展协同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极大提升与颠覆性的创新。

      (3)监督协同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将其他技术联系和运用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贯穿协同监督涉及的数据收集、分析、共享等一系列流程。互联网技术在降低监督成本和提升协同监督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监督主体间的实时数据协同。

      (4)监督协同云计算技术。云计算的功能主要依托于综合型数据库和计算机程序互联计算技术,汇总整合各个协同监督主体的信息资源,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的、安全的、高效率的管理。

      (5)监督协同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采用的分布式数据技术保证在协同监督中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区块链技术的另一特性是去中心化,即当系统中的某一个或多个节点遭受攻击,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的数据,保证了区块链网络中协同数据的安全性。它是结合了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等信息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多个监督主体之间的协作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