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会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表述,凸显了我国对经济安全的重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经受挑战,产业链安全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关键,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引起了高度关注。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基础性、决定性的一环。 审计是国家经济产业链安全的守护者,理应强化底线思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审计应当体现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不但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为更好建设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产业链安全体系,审计机关应以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活动为基础,识别和评估威胁产业链安全的不利因素,准确研判产业链薄弱环节,及时揭示和化解重大风险,消除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偏差,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 目前我国关于国家审计与产业链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由于开展较晚,相应成果较少。基于此,加强研究国家审计与产业链安全的相关问题,把审计作为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关系的扳手,对于当好经济安全的“守护者”,维护产业链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运行至关重要。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情况下我国产业链安全面临的挑战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设计、原料、生产、物流、消费在内的完整的链条,是发展和壮大我国制造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产业链安全,反复提出要维护产业链稳定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强供应链联动性、实现创新链新突破。尽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产业链可以发挥资源丰富、技术等优势,但也有一定风险,主要涵盖由于分工带来的产品价格风险、供应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和被国外政府、企业垄断所产生的多种风险。价格风险是指商品价格存在幅度变化;供应风险是指产品供给出现不足或者过剩;质量风险是指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 产业链安全是指产业链运行中不存在价格风险、供应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目前我国产业链总体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即尽管产业链面临上述风险,但由于我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一批较为完整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整体发展仍维持相对安全水平。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产业链安全依然受到诸多挑战威胁。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端水平,尤其是在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上严重依赖进口,面临着竞争力不足,产业链局部安全形势可能恶化的风险。为预防国际竞争形势加剧,降低局部危机演变为大范围对抗的可能性,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全球产业链布局以预防“卡脖子”风险尤为重要。 同质化产业外迁以致产业链不完整,“补链”亟待加强。一是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我国人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提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等风险,将低端制造环节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工业出现“空心”,某些产业链出现“断链”。二是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在部分产业与中国进行脱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带来冲击。三是发达国家出现逆全球化现象,中美贸易冲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不仅各关键领域成为冲突爆发地,若没有完备的全产业链谱系,国家发展也会受到掣肘。 在竞争发展中埋下产业链不稳定隐患,“固链”迫在眉睫。首先,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些跨国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上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在谋求实施“中国+1”或“中国+X”战略,造成了我国产业链的不稳定。其次,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原本稳定的产业链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虽然短期内中国作为工业品主要供应国这一地位不会被替代,但是随着东南亚等国家在代工龙头企业的引领下,部分产业链上游资源和配套措施会转移到这些国家,这会加剧我国产业链的不稳定状况。 高精尖领域技术缺失导致产业链升级乏力,“强链”实为必然。一方面,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控制能力较弱,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端装备和核心部件的“断供”风险不断加大,利用外部技术带动我国产业链升级的渠道在不断变窄,产业链向中高端突围的阻力和难度将不断加大,有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风险。另一方面,我国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够,导致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无法发挥联动效应,从而形成特有优势,带动产业链升级。 三、国家审计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逻辑 (一)“经济体检”功能的内涵分析 “经济体检”具有“治病”和“防病”的功能,这一理念参考了预防医学中有关体检的概念,它将社会经济发展视同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其进行全方位、常态化、渗透式检查,从而有助于全面掌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前研判风险,研究提出意见,查补缺漏,进而保障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将“经济体检”功能常态化发挥,被认为是中央审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我国审计体系的整体功能,在维护产业链安全审计中发挥“经济体检”功能,是主动提高政治站位,主动适应新发展新要求,紧紧把握住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审计治理契合点的重要体现。“治已病”就是要充分发挥从严治党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的体制优势,深刻揭示被审计单位在产业链政策落实、权力运行和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不仅能“看病”,也能挖掘“病因”,根据“病因”提出审计建议并通过跟踪审计了解建议落实情况,实现“治病”。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甚至实现预防问题,组成国家审计“治已病”的闭合工作链。而“防未病”就是要求发挥出审计的预防、建设作用,从“治病救人”到“防病救民”,更加关注不同产业链的长期健康程度和行稳致远。在微观层面致力于揭示产业链潜在风险,从国家角度梳理我国重要产业链中存在的关键短板清单,提出改进审计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资源使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宏观层面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的要求出发,提出有利于产业链发展的制度性、机制性的建议。开展审计工具时统筹微观与宏观层面,将审计监督机制实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