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转换(locative alternation)现象在英语中广泛存在,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英语方位转换提供了两种“物体位置改变”事件的编码方式(Perek 2015),进而形成两类不同的构式变体,即图形方位构式变体(简称图形构式,如例(1a))和背景方位构式变体(简称背景构式,如例(1b)),此两类构式变体可称为“方位转换构式”。 (1)a.Pat loaded the hay onto the wagon.(图形构式) b.Pat loaded the wagon with the hay.(背景构式)(Goldberg 2002:337) 图形构式和背景构式均表示“物体位置改变”事件,两者具有相关性。同时,因分属不同构式变体,二者存在差异性。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体现在所包含的原型动词成员、构式语义和原型效应的表征方式等方面。为揭示两类构式变体在范畴方面的联系与区别,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切入,选取大规模英语语料库中的真实数据,采用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对方位转换构式进行量化研究。 2.文献综述 词汇投射观和构式语法观从各自理论视角对方位转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前期研究。词汇投射观利用派生机制(derivational mechanism)研究方位转换构式(Pinker 1989;Levin 1993),认为两类构式变体存在双层派生关系,一类构式为基础变体,而另一类则由该基础变体派生形成,相同动词的不同语义分别投射出不同构式(Pinker 1989)。词汇投射观对方位动词的范畴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广域规则(Broad Range Rule)和狭域规则(Narrow Range Rule),前者涉及内容导向动词(content-oriented verb)和容器导向动词(container-oriented verb)的类别划分,后者进一步细分了动词的语义范畴。构式语法观将英语方位转换的两类构式变体视为不同构式(Goldberg 1995),同一动词融入两种不同构式,动词和构式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王仁强、陈和敏2014)。图形构式是“致使—移动构式”,含义为“位置改变”,而背景构式是“使因构式+with附加语”,含义为“状态改变”,并附带完形效应,两类变体为形义不同的独立构式。构式语法开始采用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量化方法研究转换的范畴化现象,如Gries & Stefanowitsch(2004)提出适用于语法转换(grammatical alternation)研究的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Distinctive Collexeme Analysis),确定了转换(如与格转换,dative alternation)中两类变体的原型动词及其倾向性,以明确构式变体的原型构式义。 词汇投射观和构式语法观对方位转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两种理论对方位转换的研究多采用质性归纳法,鲜有量化实证研究,这就难以精准描述和界定两类构式变体的原型动词成员,因此对两类构式差异性的归纳就略显不足。其次,两种理论对图形构式和背景构式所表达的语义内容虽有一定共识,但“位置改变”和“状态改变”的归纳略显笼统。此外,两种理论将二者语义的差异性解释为“完形效应”的观点值得商榷(Nemoto 2005;Iwata 2008),虽然Iwata(2008)将背景构式语义归纳为“覆盖”或“填充”,但是其仍属于质性归纳,缺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验证,因而对构式变体原型语义的区别亟待进一步确认。最后,两种理论对两类构式变体关系的认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词汇投射观认为两类变体存在派生关系,但理据性解读不足;构式语法观认为两类变体为相互独立的构式,割裂了二者的联系,缺乏心理现实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COCA(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语料库,对两类构式变体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计算动词构式搭配强度,确定两类构式变体的原型动词,并以此为基础,归纳两类构式变体的原型语义。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两类构式变体的原型效应表征方式,以确定其范畴关系。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英语方位转换构式两类变体的原型动词成员有哪些? 2)英语方位转换构式两类变体的原型语义特征有何区别? 3)英语方位转换构式两类变体之间体现了怎样的范畴关系? 3.理论视角 原型范畴理论可用于解释英语方位转换的范畴化现象。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指事物分类的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分类的产物称之为范畴(category)(Ungerer & Schmid 2008)。范畴成员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分,是一个层级问题(a matter of gradience)(Taylor 1995)。范畴中各成员的地位不平等,原型成员具有更多的范畴特征,边缘成员则具有较少的范畴特征,范畴的边缘具有模糊性特征。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Goldberg 2006),在形式上由许多有序的槽位(slot)构成,填充槽位的成分可为必需或非必需内容,在语义上与原型义存在差异。因此,构式可视为原型范畴,产生原型效应(Taylor 2014)。英语方位转换中的图形构式和背景构式一方面属于不同的原型范畴,范畴中成员地位不具平等性;另一方面两类构式都是对“物体位置改变”事件的识解,两者并不相互独立,两个范畴中的非原型成员可能存在交叉,成员边界模糊。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能够揭示两类构式变体范畴成员的不平等性和边界成员的模糊性,故可将其应用于两类构式变体的范畴关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