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汉人世家大族首推韩、刘、马、赵四姓,①其中尤以玉田韩氏最为显赫。自韩知古辅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国,此后累世显贵,备受尊宠,长盛不衰。关于韩知古家族的系统记载,今本《辽史》有韩知古及其子匡嗣、孙德让、德威等诸人传记,但叙述比较简略。20世纪90年代韩匡嗣家族墓地被发现,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勿拉苏木的白音罕山,②并先后出土了十余方韩氏家族成员的汉文及契丹小字墓志,③加之辽宁朝阳、河北迁安也有几方韩氏后人墓志出土,从而大大丰富了有关这一家族世系的资料。辽史学者利用这些传记资料,对韩知古家族的研究较多,涉及家世、政治、婚姻及汉人契丹化等问题,成果显著。④ 2011年,西安市长安区博物馆编著出版《长安新出墓志》,收录了一方当地出土的《故宣武大将军韩公墓志》(以下简称《韩志》)。⑤该墓志主人是生活于金末元初的韩知古家族后裔韩瑞,⑥大概由于此墓志撰于元至元六年(1269),著录为元代石刻,故未引起辽金史学者的注意。仅见时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刘奕彤发表过一篇简单的考释文章《元〈故宣武大将军韩公墓志铭〉及墓主身份考略》(以下简称《考略》)。⑦然而作者因不了解相关辽金史事,并未完全读懂志文,其论述可谓错漏百出,对于墓主身份的判断有误,而且也没有真正指出该墓志的价值所在,因此实有重新考证研究的必要。据笔者所见,该墓志远溯辽金时期韩知古家族世系情况,可与传世文献记载及此前所出诸韩氏家人墓志互证发明,尤其是所记韩匡嗣诸子名字有助于相关契丹小字资料的解读,另其载韩德让事迹较为详细,有的内容或可补史文之阙,值得注意。 一 始祖韩知古及其子嗣 《韩志》首载墓主“公讳瑞,字国祥,世贯古燕”,即源出蓟州玉田韩氏。其后记墓主先祖云:“始祖令公,深天文历数之学,仕晋为司空。晋运代革,归契丹,事王姚辇,册大圣即帝位,国号大辽。进秩令公,年四十八薨。一子职仆射,嗣圣立,辅相之。后卒,并敕葬皇坟内。”这段记载存在一些错乱,需要辨正。 辽代玉田韩氏发迹于韩知古。据《辽史》本传,“太祖平蓟时,知古六岁,为淳钦皇后兄欲稳所得。后来嫔,知古从焉”⑧。罗福颐以“太祖平蓟时”在唐天复三年(903)⑨,韩知古时仅六岁,若以此推之,则其后发生的种种事迹均显知古年龄过小,不合情理,故怀疑此处所记有误。⑩陈述点校《辽史》,遂判断“六岁”前“疑有漏字”(11)。后有学者进一步考证,根据《辽史》与石刻文献的相关记载,并参考阿保机与淳钦皇后结婚生子的时间,认为韩知古被俘并不在天复三年的这次平蓟之役,而可能是指9世纪末的另一场战役,韩知古生年当不早于公元880年,《辽史》称其六岁俘虏入契丹或不误,(12)当言之有理。韩知古因为淳钦皇后之媵臣,逐渐为辽太祖阿保机所知。史载:“太祖召见与语,贤之,命参谋议。神册初,遥授彰武军节度使。久之,信任益笃,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顷之,拜左仆射,与康默记将汉军征渤海有功,迁中书令。天显中卒,为佐命功臣之一。”(13)韩知古家族由此显耀,其后人墓志追溯先祖往往皆始于知古。惟较早的韩知古之子《韩匡嗣墓志》见“曾祖讳懿,不仕”,“王父讳融,任蓟州司马”,品级不高,(14)可知韩知古先世并不足道。 韩知古身前拜左仆射、中书令,这两个职衔常为韩氏家族墓志所提及,或简称为“仆射”“令公”。(15)由此看来,《韩志》所谓“始祖令公”应指韩知古,但却又称“一子职仆射”。按韩知古有数子,名中皆带“匡”字,《韩志》下文另有交代,此处“一子职仆射”当非韩知古诸子之一。《考略》以“始祖令公”即韩知古,而完全没有理会“一子职仆射”的记载。实际上,《韩志》所述“始祖令公”与“一子职仆射”云云应当皆为韩知古事迹,盖该墓志撰于元初,离辽代已远,韩氏后人对祖先的记忆已较为模糊,故记载不确,误分为两人。在具体记事上,《韩志》也有淆乱之处。据上文可知,韩知古入契丹应在9世纪末。按《辽史》的说法,当时的契丹可汗为遥辇氏,阿保机时为挞马狘沙里,(16)后在韩知古等人的辅佐下取代遥辇氏为可汗,又建国称帝。《韩志》谓知古“事王姚辇,册大圣即帝位”(17),“姚辇”即“遥辇”之异译,“大圣”系辽太祖之尊号,与史相合。然而《韩志》又称知古“仕晋为司空,晋运代革,归契丹”,则与史实不符,后晋建立时韩知古已卒。又神册元年(916)辽太祖建国,号“大契丹”,至太宗会同元年(938)始创立“大辽”国号,(18)也在韩知古死后,故《韩志》言阿保机称帝“国号大辽”,亦不确。 尽管《韩志》有关始祖韩知古的记载存有错乱,但仍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新史料。其一,韩知古“深天文历数之学”,仅见于此,盖所言有据。其二,《辽史·韩知古传》称其为辽太祖佐命功臣,“天显中卒”,而《韩志》谓“嗣圣立,辅相之,后卒”,按“嗣圣”乃辽太宗之尊号,太宗于天显二年(927)即位,不改元,则韩知古当卒于辽太宗朝,且可知其享年四十八。其三,韩知古死后“敕葬皇坟内”,当指陪葬辽太祖之祖陵。(19) 《韩志》载韩知古“有子五:一匡嗣,封秦王,赐姓耶律,兼人户一万户;二匡美,□□封邺王,亦各有赐葬地;三匡赞,户部使;四匡图,五匡道,俱登显仕”。《辽史·韩知古传》仅载一子匡嗣,然据《韩匡嗣墓志》,知古实有十一子,匡嗣行三,上“有兄二人:彰国军衙内都将匡图;天成军节度使、司徒匡业”,下“有弟八人:临海军节度使、太傅匡祐;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太师、政事令、邺王匡美;户部使、镇安军节度使、太保匡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匡赞;殿中侍御史匡文;东头供奉官匡道;彰武军中军使图育氏;熊军将军唐兀都”(20)。《韩志》仅记有匡嗣、匡美、匡赞、匡图、匡道五人,且行次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