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域下西湖审美形象的形成与传播

作 者:
李燕 

作者简介:
李燕(1981- ),女,浙江金华人,博士,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美学研究(浙江 杭州 311121)。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西湖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典范价值。其“乌托邦”式的景观审美形象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定型,并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得以广泛流传。历代文化精英以西湖的湖光山色、历史古迹以及风俗人情为中心,创作了数量巨大、雅俗共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形成“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文化特性。西湖由此成为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以及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5;K92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12(2022)03-0082-11

      西湖景观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在传播中得以确立。传播的本质是“交流”,城市文化的传播是构建城市公共性的基础,其核心过程在于吸引公众参与,并在传播中形成公共精神和文化认同。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化与传播中形成了“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景观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具有典范价值、交流价值、见证价值和关联价值。②包括帝王在内的历代文化精英对西湖的湖光山色、历史古迹以及风俗人情进行了艺术创作,以“诗情画意”“寄情山水”之文化特性引发了数量巨大、雅俗共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创作,使其成为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以及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吴自牧《梦粱录》、张岱《西湖梦寻》、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等大量文本中对西湖似“梦”、如“天城”的表达,塑造了其“乌托邦”的色彩。在艺术创作和媒介传播中形成的媒介记忆,塑造并强化了西湖景观的审美形象与内涵。

      二、由诗入画:西湖“乌托邦”景观形象的确立

      西湖景观审美形象构建与文学艺术创作密不可分。从景观形成和传播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诗化景观,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对西湖景观的审美灌注,使得“天人合一”的山水空间变得诗情画意;二是景观塑型,南宋画院画师对十个典型景观进行“以诗入画”,从而使“西湖十景”成为历代山水绘画的母题;三是康乾对“西湖十景”的钦定,确立了景观游赏具体位置,盛世景观的“圣境化”传播具有政治隐喻功能。在此过程中,通过“西湖十景”的集名扩展,元代“钱塘十景”、清“西湖十八景”,直至近代以来的“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等,进一步扩大了西湖的传播效应。

      (一)诗化景观

      西湖景观的文化积淀之深厚首先在于其多样性。因为审美主体对不同景物的欣赏或是同一景观被不同的主体欣赏,所呈现的西湖形象形态迥异,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与公共性,从而赋予西湖不同的生命形象、人文价值和审美特征。比如,白居易眼中生动而明艳的西湖,有着世俗的悠闲与快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而在“梅妻鹤子”的林逋眼中,西湖是安静而脱俗的: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2]

      在唐代,白居易、宋之问、元稹、刘禹锡、李绅、张祜、储光羲等一批诗人,通过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发掘西湖“似画”的本质。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亦有“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出北林”,诗中最早出现“断桥”字样,使张祜成为后世西湖诗中常被提到的名字。张祜还有一首《早春钱塘湖晚眺》:“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也写出西湖如画面貌。

      而在宋代,众多文化名流与官员游赏西湖,潘阆、林逋、柳永、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颂、秦观、杨万里等都曾赋诗文赞扬西湖美景,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潘阆《酒泉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对于西湖景观审美形象的构建影响最大的要数白居易、苏轼两位主政官员。白居易在杭州主政三年,写诗百余首;而苏轼两度任职杭州,西湖诗词的数量超过了白居易,其诗词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西湖的文化景观。清代浙江巡抚阮元在《嘉庆三年西湖始建苏公祠志事》写苏轼在西湖的功绩:“苏公一生凡九迁,笠屐两到西湖前。十六年中梦游遍,况今寥落七百年。西湖之景甲天下,惟公能识西湖全。”

      首先,白、苏二士诗化了西湖“人间天堂”的形象。白苏两家的山水诗歌中,因其才情和极高的审美力,往往能发现西湖各时各景之美。如白居易写西湖的四季,除了著名的《钱塘湖春行》之外,《杭州春望》更将西湖美景描摹尽致: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3]

      再看其赞美夏天的诗句: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4]

      写秋天的《湖亭晚归》:

      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柳提行不厌,沙软絮霏霏。[5]

      以及写冬天的《雪中即事寄微之》: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