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20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22)03-0018-10 DOI:10.14182/j.cnki.j.anu.2022.03.003 一般认为,石涛的山水画成绩,主要是他创造出独诣之妙的笔墨图式。其实,他的最大贡献是把宋人建立起来的“高古、神秘”、元人取向的“清逸、士气”的山水画风貌,引向了“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美学境界。 石涛原名朱若极,明宗室。幼遭国变,祝发为僧①,十几岁便开始浪迹江湖,漫游于武昌、庐山和江、浙等地,后来驻锡宣城敬亭山广教寺,过上“黄蘖禅师古道场,留凡上下十余载”②的新生活。他在宣城十多年里,除了佛事、与当地诗画名流雅集,也得以尽情领略那里的山岭胜姿,特别是多次游观黄山,对形成他独特的山水画格趣,著成美学名篇《画语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石涛“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情况到底如何呢?简括说,一是“写生揣意,运情摹景”,二是踏遍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 一、写生揣意,运情摹景 石涛所著《画语录》,凡十八章,始于“一画”,结于“资任”,通篇钩玄抉奥,似有无限的精神指向,然“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③是其主调。所谓“夫画者,从于心者也”④,“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⑤,“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所以画,则精微之入,不可测矣”⑥等论说,无不由“心”出发,阐扬他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美学理想。 石涛这种美学取向,无疑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譬如自然观、人生观,以及儒释道思想的交叉与融合,这在他的《画语录》部分章节里,都有明确透露。但作为画家,必然离不开艺术实践,所以,讨论他的美学取向,还需从此辨识。因为,在石涛的艺术实践中,他对自然万物的拟想,往往是通过“写生揣意,运情摹景”的创作方式来实现,这也是他“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最深基础。 关于“写生”与“摹景”,中西画学各有释义。西方传统风景画的写生、摹景方式,大抵专情于自然实况,从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形成的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画派,以写自然实体与光色变幻若同现实原貌,成为他们的美学特色。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写生与摹景,则是站在“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⑦的美学立场上,写照自然时,既非纯客观地摹仿,也非纯主观地表现,而是画家在自然里穷观极照,充分感受和理解对象后,运情摹物,为物传神,呈现自然山水的鲜活之状、生机之态。这种创作方式、始于六朝,昌于宋元,延至清初,出现在皖南的诸多画派(新安派、姑孰派、宣城派)又有发展,特别是在代表性画家渐江、萧云从、梅清、石涛等人的推动下,步向了新的高度。石涛更直言不讳地表示:写自然之生动必揣其意,摹万物之形象唯运以情。因此,他写山川之形势,凡崱屴、磅礴,嵯峨、巑岏,奇峭、险峻,盖能“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⑧。 石涛一生的行径,恐怕与自然不能分割,尤其是他侨居宣城的十余年,不独写极目如画的敬亭山姿,宛、句二水,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乃至与黄山结下“师友”之谊。康熙六年(1667)至八年,石涛曾连续三次赴黄山。清人李虬峰在《大涤子传》中详细记录了石涛与众僧侣首次登临黄山的事迹:“攀接引松,过独木桥,观始信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得一见之。奇松怪石,千变万殊,如鬼神不可端倪,狂喜大叫,而画以益进。时徽守曹某⑨,好奇士也,闻其在山中,以书来丐画。匹纸七十二幅,幅图一峰,笑而许之。图成,每幅各仿佛一宋元名家,而笔无定姿,倏浓倏澹,要皆自出己意为之,神到笔随,与古人不谋而合者也。”⑩石涛留居黄山月余,在饱游饫看里,山石如何,草木如何,云水如何,他是有着深彻了解的,否则,“七十二幅,幅图一峰”的画面,何以“自出己意为之,神到笔随”呢?李虬峰的“笔无定姿,倏浓倏澹”的评判,也验证了石涛面对自然采取的写生摹景、揣意运情的创作方式。虽然这套图册今日难觅,无从判其实况,但根据石涛后来所作的《黄山悬崖图》,或许能找到他图绘黄山时揣意运情的依据。看其画上的题跋: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事实不可传,言亦难住口。何山不草木,根非土长而能寿。何水不高源,峰峰如线雷琴吼。知奇未是奇,能奇奇足首。精灵斗日元气初,神采滴空开劈右。轩辕屯聚五城兵,荡空银海神龙守。前澥(海)瘦,后海剖,东西澥(海)门削不朽。我昔云埋逼住始信峰,往来无路,一声大喝精(旌)旗走,夺得些而松石还,字经三写乌焉叟。 时丁卯(1687)冬日北游不果,客广陵之大树下,日与次卤先生谈及黄澥之胜。不时应二三知己所请,予以答之,书进博笑。清湘石涛济山僧。(11) 姑且不说石涛与黄山建立了“师友”感情,这里有一个讯息,即作者在创作此图时,把黄山当作了揣意运情的借题,因为“何山不草木”“何水不高源”“知奇未是奇、能奇奇足首”才是他要展现的黄山之境,所以也就引来了“精灵斗日元气初,神采滴空开劈右。轩辕屯聚五城兵,荡空银海神龙守”的远古之联想。石涛在这幅黄山图景中,所创建的饱满构图,高远空间的意象,不输宋人,亦不让元明诸家。画幅里,迎面山岩横叠,岩下沟壑万丈,右侧崖壁陡峭,松枝与笔墨苔点融为一体,幻现出黄山葱茂的植被;山上松林石壁间设一庭院,屋内有凭窗读书者,呼应着崖壁下拾阶而上的策杖老人和书童;图的上端,远山林立,淡云缭绕,境界溢出画外。全图墨色虚实互映,气象苍郁,一派天然生机。造成这样的视觉感,到底还是石涛的“笔墨”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