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进入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建平,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原文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中国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美学和艺术思想的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接受态度,在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的态度。随着革命的发展,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展现了从经由辨识而有选择地继承,形成“古为今用”的方针,再到当下形成对传统全面研究的态度这一发展过程。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当今美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中体现着丰厚的审美意识的积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的政党,一开始所持的是与传统决裂的态度,后来逐渐发生变化,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吸收、改造和发展。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文化实践,经历了一个工作重心从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转移,这一转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共产党审美意识为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丰富的内容,通过对传统的继承和阐释,为建立现代中国美学,引领中华文明从古代走向现代,适应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使中华美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丰富遗产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的遗产。许多学者都对传统美学做过大量的研究。大体上说,传统美学有着两条主线、四个阶段。传统美学的两条主线,即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线索与主张消极避世的道家和佛学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从汉到唐,经过漫长的发展,相互争论和整合而成的,到了宋代,形成了文人士大夫的外儒内道的传统。

      在先秦时期,呈现的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出现了多种美学观念,并非仅限于这两种。例如,《尚书·舜典》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句子,这说明“诗”与“乐”的关系是由“诗”到“乐”,语词和意义在先;说明“诗”要言“志”,即意图、意愿和意义,“诗”要表现这种“志”;这也说明“诗”和“乐”之间,各种乐音之间,要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再如,《左传》中记载,晏婴论述了“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晏婴举菜肴为例,说明不同的食材和佐料配合在一起,经过烹调,能成为佳肴,达到“和”的效果,而只具有同样的食材和同样的佐料,却不能构成美味佳肴。这一思想论证了通过不同质的物之间的结合而构成和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美学理论,与古希腊源于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关于同质的物由于数的关系而形成的和谐,如同样的弦由于长度不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有着明显的区别。再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主张礼乐相成,最好的音乐要“尽善尽美”(《论语·八佾》),主张诗的作用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其他如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要养“浩然之气”,对诗的阐释不仅要“以意逆志”,而且还要“知人论世”。荀子提出“全饰”为美,认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并且“不美不饰”就“不足以一民”,强调美的政治教化功能。其他孔门的诗论,还有《礼记》中所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与此相反,老子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以及“大音希声”,对艺术持否定的态度。《庄子》中认为五色、五声皆“生之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厉与西施,道通为一”,以及要辨“言”与“意”,“得意而忘言”。

      在《周易》中,有“生成”和“变化”这样一种反对静止地观看和理解事物,将世界看成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后来被美学研究者所接受和发展,形成“生生”的美学观。《周易》中还有取“象”和取“类”的概念,影响深远,被后人总结为“象思维”。在《吕氏春秋》中,保留了许多上古的音乐史料,其中也含有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礼记·乐记》中,有用“以类相动”的思维方式阐释“乐”“心”“音”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治世”与“衰世”会激发不同的人心,产生不同的音乐;反过来,用治世之乐,就可以改变人心,移风易俗。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到了汉代就开始进行整合,逐渐转化为黄老之学和儒学之争。在汉初,黄老之学占据上风,但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以儒家为主体吸纳各家因素的态势就开始形成。儒家所主张的“和谐之美”“温润之美”“生生之美”,与阴阳五行学术中的“天人感应”观点,逐渐结合在一道,成为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结合多家学派思想的体系。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复兴,周易、道家和佛教思想号称“三玄”。当时的政治动乱与思想的活跃同时发生,再次出现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为后来的思想进一步转化和整合奠定了基础。唐朝初年,佛老思想盛行,但到了中唐以后,儒学复兴。此后就是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通过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儒家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在艺术和审美中,特别是在文人士大夫的诗词绘画创作中,道家和佛学的思想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儒家和道家之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不同的学科分支内的情况各不相同。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之中,政治和教育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儒家,而审美和艺术领域中道家和佛家的这些主张退隐的思想,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中国人讲儒道互补时,他们主要是在说“外儒内道”,也就是说,在处理政治事务时要遵循儒家之道,而在艺术和赏玩的领域,则道家更契合内心的需求。儒家思想占据着公共领域,而道家和佛学思想占据着私人领域。道家所喜爱的退隐、养生、玄思等思想因素,以及与此相应的“韵味”“空灵”“清雅”等概念,为他们所津津乐道。

      当我们论述中华美学精神时,既要看到其丰富的内容,也要进行历史的还原,看到其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国美学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各派竞相争论,激活了思想的创造力。这是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人的独特贡献。汉唐时期,儒道相争,轮流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佛教东传,佛学思想开始影响文人士大夫。宋明时期,是以儒为主,以道、佛作补充。宋明理学的出现,促使儒家思想一度兴盛,形成思想上的系统创造。科举制度对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也是一种强化。清代前期更重综合和考证,而后期则开始与西方思想碰撞。晚清和近现代时期,外来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碰撞,激发了新的创造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