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决定因素:历史对理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史;刘晓敏,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专业方向:经济史(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国穷与国富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有文献主要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直接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制度变迁、文化差异等间接因素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绩效差异进行解释。虽然以上因素均对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但依然有众多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不能用以上因素加以解释。在潜在的决定因素中,各经济体所具有的不同历史经验可能是一个重要却被忽略的决定因素。文章主要从历史的借古鉴今作用、历史自然实验、历史遗产性研究三方面阐述历史对理解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性,并为当前中国经济史与发展经济学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一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全球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已从1960年的452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1 429美元,增长了约25倍。同时,全球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逐渐缩小,从1981年的42.3%下降到2015年的10%。①然而,各国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逐渐加剧。根据2019年的世界银行数据,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均GDP仅为1 585美元,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北美地区人均GDP为63 181美元,二者之间人均收入相差近40倍。世界上最穷国与最富国之间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人均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约75倍上升到2019年的超过400倍。②

      关于当前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有发展经济学文献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经济学家们分别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等直接决定因素对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考察。③另一方面,自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不仅关注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而且开始从地理、制度、文化等深层次间接因素解释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④尽管现有研究分别从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两方面对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发展给予了解释,但这些理论假说依然不能解释当前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全部差异。在众多潜在的解释因素中,各经济体之间的历史经验差异可能是一个被广泛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潜在决定因素。⑤那么,人类有史以来,不同经济体所经历的不同历史发展过程是否对当前各经济体的经济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理论及几个重要的竞争假说出发,对现有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总结,梳理其局限与不足;然后,分别从历史的借古鉴今作用、历史自然实验、历史遗产性研究三方面阐述历史对理解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性;最后,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为中国经济史与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意义并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一、现有主要经济增长理论及竞争性假说

      1.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经济增长仅关注国民收入水平,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关注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且关注经济内在结构的改变。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加丰富,其不仅指收入水平的增加,还包括收入分配、健康、教育等。由于本文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视野下讨论经济发展,且实现经济发展必须以人均收入增加作为前提,因此,本文将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等同理解,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⑥

      随着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相关经济增长理论也有所变化。基于现有文献,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可以分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为代表,为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与实现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中得以体现。首先,亚当·斯密以制针行业为例,讨论了在以手工工场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的生产活动中,有效的生产分工可以提高手工工场的生产率。其次,亚当·斯密强调了“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亚当·斯密指出,市场规模和自由贸易是促进国家财富增加的重要途径。⑦托马斯·马尔萨斯在《人口论》(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中,从人口增长的角度讨论了为什么人类社会收入从公元元年至工业革命前一直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即经济增长率长期不足1%的现实。⑧马尔萨斯认为,当人口不受自然资源约束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其增值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的生产按算术级数增长,比人口增长要慢得多。因此,如果不对人口进行有效控制,那么经济发展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Malthusian Trap)之中,即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收入的增加导致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抵消了增加的收入,进而人口再次下降进入长期停滞不前的均衡状态。⑨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获得了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与驱动因素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资本积累在这一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这一新变化,很多经济学家,如罗伊·哈罗德(Roy F.Harrod)、埃弗塞·多马(Evsey D.Domar)、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等一直试图提供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解释框架。⑩在众多经济增长理论中,索罗增长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典范。索罗增长模型主要由生产函数和资本积累方程构成,旨在揭示经济体中资本存量、劳动力以及技术进步三方面因素如何决定一国产品与服务产出的内在机制。(11)索罗增长模型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有两个重要的推论:一是无论一个经济体的初始资本水平如何,在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该经济体最终会达到稳定状态的资本水平,相应产出也将处于稳定状态,且这一稳定状态受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二是经济增长存在趋同过程,即远离稳态的经济体无论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最终将会追赶上富裕经济体,并收敛在稳态产出水平上。(12)然而,以上推论均建立在生产函数边际递减以及技术进步外生两个假设基础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