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主旋律: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明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对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甄别与利用成绩斐然,经济史研究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专题性研究有所突破,经济史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青年学者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史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经济史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等等。文章指出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为:学术评论尤其学术批评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部分新公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一些成果只是对关键词的简单量化统计,没有对资料、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与研究;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且具有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有待加强;经济史教材显得比较单薄,难能满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前辈经济史学家论著的整理与研究重视不够;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为数据而数据、为模型而模型的倾向;近现代档案资料公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史研究的深入。文章还对中国经济史研究做了展望。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似乎没有异议之显学,而作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学科及历史学科专门史重要方向之一的经济史研究,同样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不可小觑。据笔者粗略估计,“十三五”期间国内学术界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文有14000篇左右,学术著作约400部,资料集逾百部,其数量之多是历史上少有的。①从整体上看,“十三五”期间经济史学界能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厚积薄发,成果丰富,不论发表、出版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均值得肯定。同时,中国经济史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得不引起学术界注意和改进的薄弱地方。笔者不揣谫陋,试对中国经济史在“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情况略作梳理与总结,以期得到方家批评指正。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大解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真正得到了贯彻执行,无疑使中国经济史研究平稳步入黄金期,这也为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令国内外学术界称誉的成绩。

      (一)大量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资料基础

      史料是经济史研究的基础,离开史料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如同无米之炊,史料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经济史研究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十三五”期间新资料的发现和整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甚至表述为“井喷”态势也不为过。“十三五”期间经济史研究利用考古材料有了进一步拓展,包括出土实物和文字材料,如史前文物发掘、秦汉三国晋简牍、敦煌吐鲁番文书、黑水城出土文书、墓志等,另外诸如石刻、地方志、民间文献、档案、族谱、家书、日记、账簿等文献资料,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史研究,其与传统文献记载相印证,不断补充、完善、深化,乃至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某些经济史学界已有的认识,使经济史研究增添了一定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地下考古资料对传统经济史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且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方向。如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对于汉代手工业史乃至经济史的研究,“南海一号”沉船遗址考古对宋代贸易、手工业史研究,辽上京、金上京的发掘对辽金经济史的研究。对于传统经济史资料的整理中,明抄本北宋《天圣令》的整理与研究对唐宋社会经济史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清史纂修工程组织编辑出版的数量可观的清代史料,对于推动清代经济史研究功不可没,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②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大型类书《中华大典》系搜集、整理、编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1912年以前的有关汉文字资料,其中《经济典》《农业典》《工业典》就有古代及近代1.3亿字左右的经济史研究资料,于2016年后陆续正式出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与民间文书收藏家进行有效合作,共同完成包括数万件晋商文书契约的《晋商史料集成》,对于推动明清商业史、区域经济史意义重大。③另外,诸如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太行山文书等史料的整理出版,促进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除此之外,学界普遍认为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各种民间文献是认识和研究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这样的经济史史料的出版整理成果,可谓指不能屈。

      毋庸置疑,大量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得益于学界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得益于出版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得益于社会各方面对于经济史史料的重视与协同作战。因此,对于经济史资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来说,可谓千载难逢之良机,而这无疑为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史料支撑。

      (二)认真总结历史上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十三五”期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这为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史研究进行学理方面的认真梳理与总结提供了机遇。诸如《历史研究》《文史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对改革开放4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经济史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举凡先秦经济史、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隋唐五代经济史、辽宋夏金元经济史、明清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经济史理论及专门经济史,等等。④这种总结首先在于对中国不同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及其教训做学理方面的梳理与总结,以供当下镜鉴之用。应该说,这种总结既有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研究范式和特点的总结,尤其对其国际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给予充分肯定,也有对经济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如对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对国外的研究成果消化不良乃至有囫囵吞枣、以论代史等个别现象给予严肃批评。因此,学界对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史研究的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价值。重要报刊还开辟专栏发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经济史研究的总结,这种总结系长时段、多视角、大背景,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镜鉴意义。⑤同时,学术界也有对于断代经济史的总结,有对不同专题的学理总结,可以说对70年经济史研究既有宏观整体的总结,也有微观局部的剖析。学者们特别强调努力构建包括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在内的中国特色学术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正逢其时。这些梳理与总结,无疑对于今后经济史的研究和发展多有裨益。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经济史学界还对西部大开发⑥实施20周年、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等重大问题,从经济史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方面的总结。前者强调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要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加强对外开放、与外商深入合作的同时,实现西部地区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转型;后者则重申“一带一路”建设要重视陆海交汇与统筹,⑦使其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这些接地气的学术研究与总结,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