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审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机制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恒贵,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田梦,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原文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同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强监测易返贫致贫人口,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此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5年过渡期内,仍需开展扶贫、脱贫检查,充分发挥扶贫审计的重要作用。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机制。近年来,审计署先后发布了《“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的意见》《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具体措施的通知》《审计署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的意见》《审计署关于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扶贫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并明确指出,审计机关要把推动扶贫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聚焦“精准、安全、绩效”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重点资金项目跟踪审计机制,着力推进扶贫审计全覆盖。2021年审计署在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时表示,高质量推进国家审计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审计依然是各级审计机关的重中之重。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在文献回顾基础上首先分析扶贫审计对脱贫攻坚的作用机制;其次参考李明等、谢柳芳等的研究,从扶贫审计功能发挥广度(被审计单位的家数)和深度(查处问题资金金额)构建扶贫审计力度指标;并且结合2016~2019年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扶贫的横截面数据,对扶贫审计推动脱贫攻坚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分析了扶贫审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现有文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相关研究;第二,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审计中找准着力点,为促进国家审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二、作用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扶贫政策、政策跟踪审计和扶贫政策审计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一是扶贫政策相关研究。2013年底,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扶贫成效明显,每年减贫1000万人,精准扶贫绩效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并且精准扶贫政策不仅能有效缩小本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还能对邻省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是,我国精准扶贫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在扶贫标准、扶贫主体、扶贫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资本投入方式的差异,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差异等。同时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精准扶贫政策过于死板,应着眼于建立政策本身的科学化、理性化的监督机制。

      二是政策跟踪审计相关研究。国外开展公共政策审计研究较早,Lerner等探讨了公共政策审计和评估的标准,Dunn则提出公共政策评估的适应性标准。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应当推行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政策跟踪审计,可以在国家重大政策开始执行或执行过程中的某个时点提前介入,实施动态审计监督,早揭示和早发现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提升政策执行效果,从而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但也还存在审计风险大、取证难、人手不足、人员缺乏稳定性等问题。扶贫政策跟踪审计是财政扶贫领域的外部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促进脱贫攻坚作用。但是,现有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存在重资金绩效、轻政策评价、轻中小项目等问题,仍需重点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使用、重点监督扶贫资金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因而仍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扶贫审计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现有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大扶贫政策、重点资金、扶贫项目,仅涉及扶贫资金的安全、规范和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于扶贫审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提高扶贫治理能力和完善监督、保障作用,其工作机制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利用2016~2019年22个省级横截面数据对扶贫审计促进脱贫攻坚的效果进行检验,期望为扶贫审计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二)作用分析

      我国精准扶贫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如图1所示,我国审计机关针对贫困县的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扶贫审计,聚焦“精准”,突出“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关注饮水安全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安全保障等政策执行情况;聚焦“安全”,关注资金统筹整合、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揭示各种违纪违法问题;聚焦“绩效”,关注扶贫资金和项目绩效情况。因而扶贫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障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能够在国家扶贫治理中发挥着政策落实、督促整改、免疫防御等作用。

      (三)研究假设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机制。随后,审计署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作为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着力揭露和查处责任不落实、机制不完善、方法不恰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推动整改问责,促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和发挥实效。因而扶贫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在于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规范扶贫资金管理、维护扶贫资金安全、提高扶贫资金绩效,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真正用在扶贫开发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