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作 者:
王慧 

作者简介:
王慧,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建立40年来的成功经验,推动“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创新发展,中国审计学会6月17日召开了“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由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部南部、中部等4个片区的312篇论文中遴选推荐20篇优秀论文的作者参加了研讨交流。与会代表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总体发展思路、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区域协同审计、科技强审、其他审计业务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总体发展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建立40年来,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审计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审计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发展,审计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五方面经验: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第二,紧扣“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的定位依法履职是国家审计的立身之本;第三,坚持改革创新是国家审计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制胜法宝;第五,坚持人才培养是国家审计薪火相传的基础保障。这些经验为审计更好发挥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十四五”时期国家审计工作总体发展思路,有的代表结合本省审计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发展方向:一是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实施审计,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构建全覆盖的审计业务发展格局,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纵向与横向、有形与有效、数量与质量的相互统一;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健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二是推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提升绩效,推动重要政策、重大改革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加强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安排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金融审计、乡村振兴审计、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审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相关资金和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优化营商环境审计等,找准审计发力点,发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三是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线做好审计对象调研,研究党和国家、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审计项目;沿着“资金—项目—政策—政治”这条线研究分析提炼问题、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做实研究型审计。四是加快市局审计项目计划全流程管理系统开发,提高运用大数据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以科技赋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五是加强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机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建设,推动审计自身建设。

      有的代表认为国家审计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建设,而是通过发力于“权力、绩效、民生、风险”等中间传导变量推进国家治理。其中权力是对权力的监督,通过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围绕权力运行关键节点,推动规范用权;绩效则包括资金使用绩效、资产资源配置绩效、政策执行落实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决定了审计的价值导向,要求审计监督更加关注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主要诉求、政策期待,推动分好高质量发展“蛋糕”;风险则指的是聚焦社会综合治理,以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推动化解重大风险。国家审计要围绕“国之大者”、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而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战略性抉择,实现共同富裕是“国之大者”的根本指向。面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审计机关要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实现五方面变革:一是审计工作模式变革。从宏观上确定“推进共同富裕”的审计总体目标,并以此为统领,调整审计项目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资源配置等,构建审计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以共同富裕重塑审计框架体系。二是审计理念系统变革。从以往“注重揭露问题、以查错纠弊”的问题型审计转向研究型审计,把握蕴含在共同富裕中的理论内涵和发展逻辑,思考共同富裕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图、战略考虑和实践要求,把对共同富裕政策、体制、制度、机制的研究作为审计的前置准备,深入研究共同富裕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扭曲、制度性缺陷,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三是审计领域拓展变革。常规审计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的单维度发展方面,未来审计项目应更多元化。考虑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挥作用,推进物质与精神双富。四是审计价值导向变革。从注重效率、绩效的价值衡量,转向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追溯资金、资源、资产等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五是审计成果供给侧变革。以共同富裕需求为导向调整审计成果的目标和运用方式,审计成果载体抓住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共同富裕热点难点,常规项目挖掘更多的共富元素。

      还有的代表指出当前国家审计服务科技创新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创新重大政策措施的梳理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科技创新战略审计的内容多被包含于各专业审计项目中,而各项目和各项目组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项目计划管理缺乏系统性、战略性和长期性;审计发现的问题呈单一化、表面化;科技创新战略产生的巨量数据呈分散和孤岛状态,缺乏有效整合等。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国家审计服务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审计监督,一是要推动建立多层级科技创新战略审计研究协同联动机制,各级审计机关在职责范围和空间领域内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全过程全链条审计。二是要促进双维度统筹协调的审计业务。在纵向上,各级审计机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将科技创新战略政策制定实施的“最初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贯通起来,统筹协调科技创新战略的审计项目、审计对象和审计人员;在横向上,打通各类审计业务项目之间的隔阂,统筹兼顾不同类型审计业务,努力实现“一果多用”。同时,根据科技创新战略需要,组织科技创新规划有效性审计、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审计,为党和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决策参考。三是要聚焦政策执行和环境营造方面,重点关注事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重大项目和重大资金,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四是要推动科技创新大数据审计平台建立,融合集成科技创新多源多维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跨部门行业数据聚类、分行业数据对比等,形成对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整体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