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统一为伟大祖国的历史。历史上很多民族创造了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并形成了大量文献,这不仅对各民族文化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光彩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汉文历史悠久,文献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此外还有30多种少数民族古文字,如佉卢字、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吐蕃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八思巴字、彝文、傣文、白文、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各种民族文字书写或镌刻的文献种类多样、丰富多彩,争奇斗艳,是多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文献中,有一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书写在一起的文献,形成颇具特色的合璧文字文献,突显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历代合璧文献纵览 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的合璧文献,起始悠远,流布广泛。保存至今的这类文献多种多样,琳琅满目。从现在已发现的文献看,至少从汉代就已经有了合璧文字文献。 (一)汉代的汉文、佉卢字合璧钱币“马钱” 两千多年前的鄯善国位于“丝绸之路”南道,在今新疆若羌县一带,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汉朝有着密切的友好关系。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这一带直接隶属中央管辖。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首先到达鄯善。 鄯善国使用的文字是佉卢字。由于民族之间商贸交换的需要,受汉朝五铢钱的影响,在当地铸造的一种钱币,一面用汉文篆字标明币值,另一面正中为一马或骆驼图案,钱币周围一圈是佉卢字母,为佉卢王的名字,是汉文和佉卢字二体文字钱,又称马钱。[1]这种二体钱币,反映出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图1)
(二)魏晋至唐朝的合璧文献 1.最早的双语词汇表《汉语-于阗语词汇》 于阗王国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与中原王朝有联系,后来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境内通行汉文,年号、纪年都仿汉制。 记录于阗语的于阗文,文献多为7-10世纪的遗存。在于阗文中有大量汉语借词,有的文献还在于阗文中夹写汉字。已发现的《汉语-于阗语词汇》表明了当时使用双语的实际情况。此外,《突厥语-于阗语词汇》等文献反映出于阗地区与同时代的突厥有密切的关系。[2] 2.汉文、突厥文合璧《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 公元6世纪,在蒙古高原上建有突厥汗国,后分为东、西两个汗国,至8世纪灭亡。 突厥汗国的文字为突厥文,使用时间大约在7-10世纪之间。现存的突厥文文献大部分是突厥文碑铭。最著名的两方碑是《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阙特勤是后突厥汗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之子,拥立其兄默棘连为毗伽可汗。毗伽可汗与唐保持友好关系,连年向唐遣使朝贡,后被其大臣毒死。唐玄宗派使臣吊祭,开元二十年(732年)七月敕命立碑,亲撰碑文。[3]《毗伽可汗碑》四面皆刻字,西面汉文,为唐玄宗所撰;其余3面为突厥文,内容为两可汗生平事迹。两碑记录了后突厥汗国的历史,有重要文献价值。(图2)
3.汉文、突厥文、粟特文合璧《九姓回鹘可汗碑》 《九姓回鹘可汗碑》是回鹘汗国时期的碑刻,回鹘在中国西北部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的关系,后分几支西迁,分别成为“甘州回鹘”“沙州回鹘”和“西州回鹘”。碑石为唐元和九年(814年)立,记述回鹘建国后至保义可汗在位时的史事、与唐朝的关系及摩尼教传入回鹘的情况。石碑正面左侧刻汉文19行,左转角1行,左侧面14行。粟特文在正面右侧,正面27行,右转角1行,右侧面有17行。突厥文横书,刻在碑阴,约116行。此碑是唐与回鹘友好关系的见证。[4](图3)
4.汉文、藏文合璧的文献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古代称吐蕃。公元7世纪初,藏族领袖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他大力加强同唐朝的友好往来,努力吸取唐朝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先后两次派遣大臣赴唐朝请婚,迎娶了文成公主。 保存至今的藏文文献十分丰富。吐蕃王朝与中原汉族地区有广泛的文化往来,翻译了中原地区的不少经典著作,著名的如《今文尚书》《战国策》等。[5]以藏文和汉文书写的合璧文献有多种。 (1)藏文、汉文合璧《唐蕃会盟碑》 唐长庆元年(821年)唐朝和吐蕃会盟于长安,翌年又会盟于逻些(今西藏拉萨),后在逻些立《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长庆会盟碑》。碑正面西向是汉、藏文两体对照,左半藏文横书76列,右半汉文直写楷书6行,文义相同。北面为吐蕃与盟官员17人名单,藏、汉文对照,上为藏文,40列。南面为唐廷与盟官员18人名单,有藏语译音49列。东面为藏文盟词,78列。碑文赞美了汉、藏之间的友谊,记录了会盟的经过,有重要历史和文物价值。此碑现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一直受到藏汉人民的敬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