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逻辑意蕴与作用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京平,廉海燕,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压力,世界逐渐形成限温控碳、绿色减排的共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做出表率,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中国目标(简称“双碳”目标)。在顶层设计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在行动指南上,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了我国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双碳”目标实际上是对我国治理能力的考验,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多个主体的协同。“双碳”目标是基于环境治理要求的变化提出的,其对于低碳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需求与审计的功能和价值不谋而合。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如何将国家审计范围拓展到“双碳”目标落实的过程中,以及审计对于我国低碳治理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引人深思。基于此,本文将国家审计置入低碳治理过程中,探讨其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相关逻辑、作用机理,以期补充和完善国家审计发挥低碳治理功能的理论研究,并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回顾

      (一)国家审计的治理观

      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国家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抓手。戚振东、尹平将审计全覆盖放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提出国家审计要在组织范式、业务类型、审计理念等方面与国家治理目标相契合。吴秋生、黄贤环基于国家善治的要素分析,将国家审计作为善治的重要主体。张军等梳理了国家审计功能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协同逻辑,参考国外实践为我国国家审计功能发挥构建路径。王善平、谭雪运用代理理论,从预防、揭示和抵御的角度提出国家审计参与地方治理的主要机制。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用。上官泽明、吴秋生从国内、国际两个视野分别构建评价指数,对国家审计治理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衡量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保障作用。靳思昌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发现目前国家审计功能绩效不断提升,证实了行政型审计体制适合国家治理需要。

      (二)“双碳”目标的实践观

      很多学者将“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相联系。罗良文、马艳芹认为在“双碳”目标下,环境多元共治是实现减污降碳的现实要求,并从多方面探讨了协同治理的路径。徐政等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动因与实施背景,认为“双碳”目标与双循环战略的互融互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还有学者从碳排放、碳市场的角度探讨“双碳”目标的实现方式,如:张叶东从碳中和的金融逻辑入手,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困境,从市场、法律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对策;陈诗一、祁毓在分析政府、企业之间多层代理关系的基础上,从技术、制度、体制三方面协同的视角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三)碳审计的内容观

      审计与低碳治理之间的联系得到广泛关注,碳审计的范畴方面存在较多的论点。郝玉贵等根据碳治理层次划分审计内容,认为政府层次关注碳税、碳配额审计,市场层次关注碳交易、碳价和碳中和审计,企业层次关注碳核算和碳披露审计。杨博文则认为,碳审计限于对碳足迹的鉴证,通过度量企业碳排放量来衡量资源利用率。庄尚文等在分析碳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聚焦碳排放相关政策效果、碳排放专项资金,延伸企业碳项目审计。郑石桥根据碳审计主题形成的业务,将碳审计分为碳财务审计、碳绩效审计、碳合规审计、碳制度审计和碳综合审计。研究视角不同,所得到的碳审计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碳审计应包括对政府制度、碳财税资金及碳市场交易项目的审计。

      梳理相关文献可知,学者对于国家审计和“双碳”目标的研究较多,但是审计的治理观主要集中在其政治功能上,未细化到环境功能;与低碳审计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审计具体内容上,对于国家审计为何分化出与碳相关的内容、国家审计如何作用于“双碳”目标的讨论较少。因此,本文从国家审计与“双碳”目标的联系入手,通过梳理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逻辑意蕴与作用机理,丰富国家审计发挥低碳治理功能的相关理论。

      三、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的逻辑意蕴

      “双碳”目标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战略部署,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对低碳治理的进程进行监督、评价及建议,这是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的基础。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有其内在逻辑:首先,由于巨大的环境压力影响了社会状态,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和制度,为了及时评估政策的效果,需要引入国家审计;其次,在低碳治理过程中,国家审计可以通过监督和评价来优化低碳治理体系;再次,“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面临很多风险,在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规避时需要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最后,低碳治理责任主体多元,需要通过第三方监督各主体的低碳责任履行情况,国家审计以“独立性”著称,契合了“双碳”目标实现过程的现实需要。

      (一)逻辑起点:政府对环境变化的治理反应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损耗等造成了环境恶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为了应对环境变化,低碳减排措施出台。这个“环境压力一社会变化—政府反应”的过程可以借助拉波特和弗兰德提出的PSR模型呈现。PSR模型反映出人类活动与环境治理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该模型中,P代表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压力(Pressure),S代表此压力带来的环境状况(State)的改变,由于S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影响,政府通过环境政策及治理措施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R(Respons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