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  

作 者:
陆烨 

作者简介:
陆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裂变与对西方海权理论的了解,中国海权问题探讨者逐渐由地方疆吏转为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探讨议题逐渐聚焦于主权、现代化和民族转型三个方面。在主权问题上,针对西方海权入侵特点,提出构建维护领土和发展海权并行的海防战略;在现代化问题上,提出“海权强国”和“海洋建国”等设想,力图将中国全方位引入全球海洋贸易体系,建设海外贸易为基础的现代化国家;在民族转型问题上,提出以东南沿海族群为引领,带动国家向海洋性社会转型。民国时期海权探讨交织着学习并融入西方与抵制西方侵略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事功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的纠葛,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强国期待与启蒙理想,也反映出其时代与身份局限下的不足和缺憾。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22)08-0187-22

      近代西方势力最先从沿海打开中国国门,刺激国人对海洋与国家命运的持续关注,海权观念由此滋生与发展。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提出注重海防、与敌战于外洋的思想,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等洋务大员,提出较为系统的建设近代海军、实施近海防御的设想。这些早期的海权思想,由传统士人所提出,基本囿于传统的海防观念。

      甲午战败后,中国朝野对此前海权认识进行了反思。西方世界风靡一时的“海权论”,由日本转口传入中国,在新型知识分子中引起广泛重视。以梁启勋为代表的留日学生群体,将大量海权论日文著述翻译传入国内,成为清末民初传扬海权论的主要知识来源,也带动了政府官员、知识精英对海权强国理想的热议。①清末新政至民国初创,严复、孙中山、张謇、陈绍宽等,或著述、或演说、或通告,积极探讨海权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并向民众宣传海权知识。

      民国时期,国人对海权的探讨更为热烈,研究群体主要是新型知识分子。对于民国时期的海权探讨,目前学界的研究在逐渐加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民国时期海岛、海疆等中外涉海冲突的介绍②,二是知识分子对海权的宣传热点及其传播平台的介绍③。相对于晚清时期,学界对于民国时期的研究仍显得薄弱,特别是对于相关知识分子本身学脉与职业对其思想的影响、海权探讨的重要主题及其与现实的关系、海权观念与当时思想潮流的关系等,尚待深入分析。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海权研究主要群体的介绍,对其集中关注的海权与国家主权、现代化与民族转型三大论题的梳理,拟总结其时中国海权思想的演变、特色与局限,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

      一、政府、媒体与学院:新型知识分子的海权探讨

      民国时期,海权著述繁富。其内容或是介绍中外海权纠纷、欧美海军建设和世界争霸等重大事件,宣传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或以分析中国海权问题为主,对比西方海权,探讨中国海权道路方向。前者与晚清海权论述一脉相承,后者显示出民国时期海权思想新的气象。

      民国时期海权问题的研究主要群体,以知识分子为主。甲午战争以后,特别是科举取消之后,传统士人开始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走向各色各样的职业化道路,进入各级政府、海陆军队、新闻媒体与新式学堂。其时海权问题的研究群体,即为主要在政界、军界、传媒界、教育界的新型知识分子。

      民国初期成立的海界委员会,是在一战以后因划分领海界线事宜,而成立的应对海权问题的智库型机构④,由总统府派委员倪文德、国务院派委员林步随、外交部派委员沈成鹄、税务处派委员黄厚诚和海军部派委员许继祥组成。倪文德,福建闽侯人,早年求学于北洋医学堂,后留学美国威士廉大学习医,回国后参与创立山西大学堂。其后从政,历任直隶州知州、奉天卫生局会办、邮传部铁路局总翻译、青岛电政局总办、北洋政府海军部咨议,继而进入徐世昌的总统府任秘书长。⑤林步随,福建侯官人,晚清名臣林则徐曾孙,晚清进士,后作为庚款留学就读美国西北大学,法学毕业,归国后任国务院法制局参事,曾任约法会议秘书,有精通法学之称。⑥沈成鹄,福建闽侯人,晚清船政大臣沈葆桢之孙,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科毕业。归国后从政,为湖北试用知县,保升道员,后进入外交部,历任驻外使署随员、外交部参事、通商司帮办、驻仰光领事、驻古巴总领事等职,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⑦黄厚诚,福建福州人,早年毕业于福建英华书院,先进入福建海关任职,后进入北京总税务司,历任税务学堂教务长、财政部关务署科长等职务。⑧许继祥,福建闽侯人,早年毕业于福建英华学院,曾进入福州船政后学堂第十二期驾驶班学习,后进入北洋政府海军部任军法司总执法官、军需司司长、海军部咨议。

      海界委员会人员的背景有三个特点:一是出身于沿海地区,特别是福建闽侯地方。这既与晚清以来闽籍官员群体兴起有关,也与闽籍人士与近代中国海权事业的关系密不可分。二是具有西学背景。这些官员均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在英华书院等国内西学机构学习,后多有欧美留学经历,相比晚清官吏更具国际视野。三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晚清疆吏不同,这些属于职业化分科后历练多年的技术型官员,能从外交、法律、税务、军事等多个方面考察海权问题,注重国际法律的遵守,有较为丰富的海权知识素养。

      作为近代化的军种,晚清至民国的海军都比较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左宗棠督闽时期,曾开设西学教育机构。甲午之后,水师学堂、海军学校纷纷兴起,赴外留学也日渐增多。民国成立后,为学习欧美海军经验和规范海军体制,海军部大量招收具有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鼓励参谋人员研究西方海权,先后成立编译委员会(直属北洋政府海军部)和编纂处(属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第六署)。海军内部聚集不少关注海权问题者,包括民国初年的王时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夏金梧、唐宝镐、张泽善,也包括海道测量局的谭骋时等。王时泽,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曾于善化学堂拜师皮锡瑞,因激于民族危机而赴日留学,于东京商船学校学习航海科、横须贺海军炮术学校学习军事。在日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参与驻沪海军起义。民国初年任职于海军参谋本部,后辞职专心研究航政航权与国家主权安全问题。1920年代,接受沈鸿烈邀请,任东北奉系政府航务局局长兼东北商船学校校长,创设航警学校。⑨卓金梧是晚清派遣日本留学海军的第一届留学生之一,驾驶专业毕业,回国后进入海军部编译处。⑩张泽善,福建闽侯人,福州鹤龄英华学院毕业,后进入编纂处为编纂。唐宝镐,广东中山人,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进入编纂处为科员。(11)这些海军学者身在其位,注重海权探讨,以呼吁加强中国海军军备为旨,与晚清洋务派及姚锡光等官员一脉相承,而其深厚的西学或留学背景,则能从更清晰的学理和更广阔的视野上进行海权问题分析。

      晚清以来,新闻媒体行业兴起,成为知识分子发声的重要平台。民国媒体人讨论海权问题较为活跃的,1920年代有林子贞、黄仲苏,抗战时期有廖子东、吴泽炎,抗战后有陶朋非等。

      林子贞,又名林本元,日据时期的台湾台北人,其家族由福建同安移居台湾,曾留学东京明治大学,法学毕业。归国后从事新闻媒体行业,曾担任北平《远东日报》总编辑。1929年回台后,曾任《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编等职。台湾光复后,一度从政,任省政府财政厅专员等职。退休后被聘为中国文化学院台湾研究所理事,编著了很多有关闽台地方文化的书籍。(12)廖子东,广东兴宁人,毕业于梅县师范学校、广州南堤新闻学院,留学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后回国在广州报社撰稿。抗战爆发后,奔赴抗战前线,先后任《湘潮日报》和长沙《国民日报》总编辑。抗战胜利后,回到广东家乡任《时事日报》编辑,后任省立文理学院教师,建国后任改制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与教授。(13)陶朋非,《时与潮》杂志的核心记者与专栏作者。《时与潮》是创办于抗战时期的爱国评论杂志,以“报导时代潮流,沟通中西文”为宗旨。抗战胜利后,该刊增加“书评”板块和连载板块,时常连续刊登陶朋非对欧美新著的评论文章及其与海权问题相关的《地理政治简说》。同时,派陶朋非为驻美特派员,长期搜集美国政治军事类的时政资料。(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