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西传的杰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洪朝辉,男,历史学博士,福坦莫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美关系史、美国史和经济史研究(美国约0458);董存发,男,复旦大学亚太区域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史研究(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轴,但1930年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访美则是“中学西传”的一大成功案例,占得了中国京剧文化走向美国社会的先机,是一次“文化在地化”的重大实践。京剧文化在地化需要具备知己知彼的能力、保护和改良京剧的能力、获得美国戏剧专家认同的能力。梅兰芳和他的团队如何理性认知京剧的优劣、如何全面了解美国文化和观众的偏好、如何改良中国京剧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美国戏剧界如何评价梅兰芳的表演、如何解释梅兰芳京剧对美国戏剧文化的影响,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近百年前梅兰芳访美的成功,表明文化在地化需要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复兴和复古传统京剧是一种唤醒意义的“道返”和“追忆”,中美文化交流需要遵循“对等适度”的双向改良,而文化在地化过程的“顿挫”现象属于常态。理性分析百年前中美戏剧的民间交流、寻求当下中美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22)04-0012-14

       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150年,中美之间的交流主要局限在传教和贸易,而梅兰芳(1894-1961年)1930年的访美演出,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美国传播京剧文化。①很显然,20世纪初之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轴是“西学东渐”,但1930年梅兰芳成功的访美演出,则是“中学西传”的成功案例。

       梅兰芳访美历时6个月,共演80场左右②,平均每次以1000人计,大致有近8万人次观看演出,而且在纽约,本来预定演出两周(剧场人数可容纳700人),结果易地又加演了3周(新剧场可容纳1235人),共演41场,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③其中的原因,笔者在发表的3篇文章中已经提及,包括访美定位的合理、京剧故事讲述的效能和美国媒体的认可等。④但更深层的原因应该与梅兰芳和梅兰芳团队在推动文化在地化(inculturation)方面的三大能力相关:一是知己知彼的认知能力;二是保护、改良京剧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能力;三是获得美国戏剧专家肯定中国京剧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革新努力,并得到良性回应的能力,就是文化在地化成功的三大主题。

       “文化在地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西方神学领域,是“教会融入特定文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⑤,也是一种外来宗教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过程⑥。教会文化的在地化是将一个宗教组织的理念和实践融入对方的民众文化之中,而且成为一种力量,使对方文化充满活力、产生方向,并创造出一种新的一致和融合。⑦所以,宗教文化在地化是强调了宗教传播的三大宗旨:一是被动、浅层地“顺应”当地文化;二是主动、深层地“适应”当地文化;三是与当地文化保持动态、持续的“开放”。⑧先顺应、后适应,最后在开放的动态中进入良性发展。

       福音文化在地化应用在非宗教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领域,主要是指一种原生文化或主体文化,通过人为的努力,融入到当地文化或客体文化⑨的一种过程。这样,文化在地化就涉及了三大主题:一是通过交流,完善和促进自己的文化;二是通过文化演化的进程,将主体文化镶嵌在客体文化复杂而又庞大的现实社会和体制之中;三是客体文化需要平衡稳定与变化的矛盾⑩,因为客体文化中的个人在文化传播初期是被动接受,而且拒绝变化,但一旦传播成熟与成功,客体社会自身就具有了不断创新和改良文化的能力。

       所以,文化在地化的理论应用于梅兰芳传播京剧到美国的过程,主要存在三大要义。首先,梅兰芳和他的团队需要全面、真实和理性地认知中国京剧的特性和美国文化的吸收能力,而且需要不断调整认知、更新认知,旨在促使京剧文化在美国的传播能操作、有效能、可持续;其次,梅兰芳和他的团队需要改良、修正和创新中国京剧的形式与内容,促使传统京剧能更快、更易、更有效地“顺应”和“适应”美国观众的品味;最后,他们还需坚持原生文化的精髓,保持京剧的基本宗旨、原则和主题,遵守亚当·斯密所推崇的“对等适度”(equal propriety)的原则(11),既适度坚持原生文化的精髓,又适度适应当地文化的需要。形式可以妥协,但原生文化的精气神不能放弃,不能将淮南的“橘”蜕变成淮北的“枳”。

       由此本文将讨论梅兰芳和他的团队是如何理性认知京剧的优劣、如何全面了解美国文化和观众的偏好。知己知彼:同时,我们也将考察梅兰芳如何改良中国京剧的形式和内容,平衡改革形式与坚持精髓的两难;最后,我们还会分析美国戏剧界对梅兰芳表演的反应,包括正面评价与善意批评。面对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主流,梅兰芳访美演出推出了“中学西传”的大剧,历史意义重大,今天我们理性分析百年前中美戏剧的民间交流、寻求中美文化交流的新途径,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梅兰芳团队知己知彼的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们搜集、筛选、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需要足够的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等五大能力。(12)从运用这五大认知能力的视角,考察梅兰芳将中国京剧传播到美国本土的过程,我们认为应首先从梅兰芳和他的团队知己与知彼的两大能力来看。

       1930年1月21日,梅兰芳在赴美途经日本的酒会上表示:“在现今的世纪里,无论什么事业,都要有世界的眼光,才可使之存留下去,若是仍旧守着闭关主义,那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啊!”(13)作为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总导演张彭春博士(1892-1957年),也深刻意识到中国戏曲“要想得到世界的地位,决不是闭户自诩可成的,必须注意到世界的需要”(14)。所以,梅兰芳和他的核心成员主要从下列三个方面对美国文化和观众的特点进行了“搜集、筛选、注意”,并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形成对他人的认知能力。

       第一,梅兰芳和他的团队认知到,美国观众喜好戏剧的华美形式。美国人了解中国戏剧起始于19世纪中叶,唐人街的中国戏剧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戏剧与欧美现实主义戏剧的不同。到了20世纪初,随着欧洲的反现实主义思潮兴起,促使美国人减弱了对中国非现实主义京剧的偏见,开始欣赏和接受中国戏剧的独特性。(15)

       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构想起始于1915年,自此开始,尤其是自1923年起,梅兰芳就开始广泛接触来自欧美的各界朋友,通过设宴、品茶、聚会和聊天,有意识地搜集和了解他们对京剧的建议。在6-7年的时间里,他们大致咨询了1000多位来访人士,类似民意测验和实证调查。结果,多数欧美人喜欢《天女散花》《别姬》《洛神》《上元夫人》等戏,原因在于多数被访谈者属于偶尔看戏,所以“主张华美灿烂的歌舞剧”,偏好美轮美奂的戏服,也推崇热闹的载歌载舞,认为这些内容“赏心悦目”。(16)

       其实,中国京剧与西方戏剧的一大不同是“重人轻物”,侧重表现京剧人物精致的化妆、华美的服饰、细腻的表演,但对舞台、布景、灯光等器物却不太重视。作为对比,西方戏剧对科技硬件和精美制作非常重视。基于此,梅兰芳将访美的一大要务定位在了解和学习美国先进的科技灯光技术,改良中国的戏剧舞台,这类似“中体西用”的理念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