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联合”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东北,男,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 301606)。

原文出处:
苏区研究

内容提要:

中共革命发生前,“联合”一词并不具有政治属性。经过生动的革命实践后,“联合”才逐渐被确定为政治口号,打开了革命新局面,熔铸于革命全过程。对这个源自经典语录的概念,中共不但乐于使用,而且长于践履,进而启迪工人觉悟,团结本阶级成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联合观。历经严峻的外部斗争后,中共将联合实践与争取革命领导权紧密结合,统筹范围更广,兼顾合作与斗争。经由基本概念的选用、转用与连用,中共完成了从革命动员向政治引领的进化,形成了压倒一切的联合政治文化。这种词语实践所承载的政治思想决定着各阶级的命运,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进程。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字号:

       DOI:10.16623/j.cnki.36-1341/c.2022.03.005

       凡宏大革命,离不开经典理论指引,也孕育着本土理论。若将中共革命回植到革命土壤,那么“联合”概念的发展演变不仅关乎对革命理论渊源的认知,也关乎中共革命的巩固和发展。中共为辨明敌我,不仅剖析各阶级的实际表现,而且在各时期发展联合政治思想的表达形式。许多具体经验最终成为指导思想,改变着世界革命在中国的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种思想与革命的相互影响尤为突出。①在现有基础上,推动“联合”概念研究,可以再现中共革命的发展轨迹,亦可从中观察革命的跨语际选择,探究中共的思想、机制与实践之间的调适,获取迥然不同的学术转型意义。本文拟从较长时段入手,梳理这一重大概念的时空变迁过程,推动中共政治思想研究的深入,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共革命演进的理解。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早期传播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历史。在古汉语中,表达宣誓缔约,开始共同行动,常用“联盟”一词。与此不同,“联合”概念则多在民间使用。这其实反映着社会等级,也反映着对共同利益的不同认知。当这一概念在无产阶级革命典籍出现后,成为了一个内涵确凿的词汇,熔铸于无产阶级革命丰碑之上。1847年6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应运而生。此后,“联合”成为贯穿整个国际共运的政治符号。1848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马克思再次号召无产阶级的大联合。这个经典的口号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动员令,也是重要经验与指导思想,经久不息地指引着各国的革命斗争。

       在这个特定语境下,“联合”概念传入中国,不再是平常的“舶来词”。这一概念是极具标识性的政治概念,不断衍生出两大语境:一是指发起团体、政党,二是指国家、阶级之间的结盟。虽然当时人们更为熟悉“联盟”字样,但是“联合”概念明显获得了更多的推崇。这个新词汇加深了人们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抽象理解。革命风暴前,“联合”概念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行动时代”。这个新颖的词汇日益具有了特定的指向,并引导着革命运动的发展。

       对于这个源于典籍的概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认知还只是理论移植的结果。当时,中国的工人散落各处,因相互竞争而无法联合。从语义分析,无产阶级革命传人中国后,被理解为“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自主的运动”。由于各方对概念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自觉地加快了概念转化进程。1919年8月4日,毛泽东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率先表达了对“大联合”理想的热切期盼。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刻不容缓的民众大联合,我们应该积极进行!”②这个转变确立了革命实践的前提。

       在“联合”前冠以“大”字,是中共立足本域的独造。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问题、中国意识与中国立场。在此语境下,语义变化在所难免。考虑到中国实际,1919年12月28日,李大钊表示,与外国不同,“我们期盼全国各种职业、各种团体,都有小组织,都有大联合”③。与经典口号相比,其变化有二:一是向往大联合,也主张小组织;二是不局限于一阶级联合,而是全国各阶级联合。归根结底,这些差异都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陈望道决心重译《共产党宣言》时,也产生了类似的微妙改变。为加速中国社会进化,唤醒中国全体劳动者,他最终将“无产者”翻译成“劳动者”。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并非盲目吸收,而是进行独立探索来丰富自己的政治思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颁布了第一个工人运动决议,开始将革命理想付诸实施。工人阶级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革命力量,由其主导的联合行动成为一个极为重要又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从决议看,这一行动包含两项工作:一是成立与改组工会;二是联系第三国际,以便于配合与发展今后的阶级斗争。④当然,这些联合意图只是基本原则,较少触及具体问题。

       “联合”概念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中共持续的鼓动与转化。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召开前,陈独秀指出,我们应“力求各地工会不分党派,团结合作”⑤。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进一步分析了中共由排他向联合的转变,特别强调这一“战线”,“只是联合与援助,绝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⑥。至11月,中共中央再次指出,在联合战线中需要提出“全国劳动运动统一”的口号,“筹画及指挥实施劳动阶级联合战线”,“以防欧美资本之余波或及于中国”⑦。与“联合”相类似的行动口号已经同时出现在决议的行文之中。

       中共“联合”的概念并非没有枝蔓的单线过程,有必要对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混用情况加以辨析。以中共四大为分界线,“联合”概念的使用逐渐规范化。这是应对激烈政治角逐的迫切需要,与政治词汇的滥用、误用亦有关。在相同语义中,“统一”“联合”大量出现,与“分立”“斗争”的界限日益清晰。1925年4月5日,陈独秀在短文《统一与分立》中指出:“武力统一,是兼并不是统一”;“联省自治,是割据是分立不是联邦”,“非语言相同”,即“本部所需要”。⑧当新词取代旧词成为共有概念后,中共意在将概念、使用者与政治实践联系起来,经过中央审慎的政治甄别,再将其转化为基层组织可以熟练掌握的便利工具。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词汇滥用产生的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