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深邃:美学研究中被忽略的重要问题

作 者:
张法 

作者简介:
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美之深邃,是审美中达到美的极致的暗中动力,它渗透在个人、时代、文化、宇宙之美中,主要与宇宙的深邃相连,但不是各文化建立起来的宇宙观念,而是既与宇宙观念相连又与之有所不同的东西。理解了美之深邃,方能理解审美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现象,如灵感和创新,才能进入美学新的深度中去。特别是关注到美的深邃中出人意外和人不可控的一面,对于美的历史上的产生时刻、美在历史中的变革时刻以及美对于宇宙人生的深邃意义,都会有更深的体悟。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3-0150-12

       美学研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着,又被放在其他问题之中,以致其本质性和重要性被忽略了,这就是美之深邃。将美的深邃专门提出,不但会使美学上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新解,而且使对美的基本结构的探讨有新的深入。美的深邃,是人在日常审美中,在感到个人之美的独特趣味、时代之美的历史意味、文化之美的专门品味的同时,还感受到的比这些趣味、意味、品味更多的东西。

       以前的理论主要是在审美对象和文艺作品的层次谈美的深邃,比如在各种文学和艺术理论中,文艺作品分为媒介层、形象层、主题层、意蕴层,美的深邃即在意蕴层中,是意蕴层中言不尽意的东西。它近似于康德的美之中存在的不确定概念里面的东西,约同于司空图讲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但美的深邃又不仅如此,它包含着比这更多更深的东西。理解美所关联的宇宙整体以及这一整体在有限时空中的体现,并且关联到只能存在于有限时空中的人对宇宙整体的无限性的关系,方可进入到美的深邃之中。

       一、人类的四种美与美之深邃

       如果说,美可以大致分为个人之美、时代之美、文化之美、宇宙之美,那么,美的深邃时在其中,又时在其外,时而体现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时而被感受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潜《饮酒》其五)。这四种美与美之深邃的关联各有不同,且先看它们的特点,以更好地进入美之深邃之中。

       先看时代之美。这是人生在世时常感受到的美,是人在所处时代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美的体系。如果人的一生处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其美感也会随之变化。任何时代都会对与自己时代相关的方面进行重组,建立符合时代的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信仰体系以及与之相应的审美体系,形成时代之美。如果人一生主要在这样的时代之美中生活和审美,引起美感与获得美感,就意味着他基本上沉浮于时代美感之中。这种时代美感,中国美学家袁宏道在《与徐汉明》中将之称为“谐世”,认为谐世者是古代社会中那些跟着时代主流走并以此获取自己利益的人,这些谐世者“立定脚跟,讲道德仁义者是也。学问亦切近人情,但粘带处多,不能迥脱蹊径之外,所以用世有余,超乘不足”[1]。西方的理论家称之为kitsch(媚世)。布来赫(Hermann Broch,1885-1951)、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03-1969)、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等理论家对媚世有着非常尖锐的批判,认为媚世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认同现实的大众文化的美学特征。媚世是人们从富裕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政治生活审美化涌现的审美场景去获得美感:他们快乐地欣赏画着蒙娜丽莎的烟灰缸,发着荧光的圣母玛利亚雕像,看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明信片,听着大小商场里播放的古典音乐;每逢节日,在手机信息里来来往往,发出、转发再转发由专业写手写出的温馨的祝福语……然而,人这样跟着时代主流、跟着大众趣味走而获得的美感,在中国学人看来是由“粘带处”而来的美感,在西方学人看来是由kitsch(媚世)而来的美感,对于这些人自己来讲是愉快的。总之,时代美感基本上是以时代之感为感、以时代之美为美,顺从时代美育的规训,而自己的经历际遇又正好适合这一规训,从而与时相谐,其乐融融。

       次讲个人之美。人作为具体的个人,不仅在于有与他人共同的一面,如人人皆欲成尧舜,人人欲有好工作高收入,人人希望有美好家庭,父母慈爱、夫妇和好、儿女孝顺,人人都想有智慧、见多识广,尝过美食,赏过美景,生活舒畅,如此等等,更在于有作为独特的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一面:具有个人性的家庭出身、经历遭遇,只有因个人性才出现的关系远远近近的朋友,个人(主动或被动)选择的工作单位,由个人的独特气质和生活经历而来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个人进入社会后独特的成败,只对个人有特殊意义的欢乐场景和独特感知,如石涛说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2],只有个人才会感受到的一些特别的眼神和身姿,如此等等,都是只因他这一个人才会产生出来的独特感知,这种个人感知中的美感就是个人性的,与他人的美感不同,乃至与大众、公共的美感也不同,甚至他人、大众、公共都不认为美的,但对某个人来讲确为美感,乃至于是最大、最高、最美的美感,如殷浩说的“我与我周旋,宁作我”[3]。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美的自由性,就是承认个人与他人乃至所有人都不同的个人美感。美学上一直谈趣味无争辩,要维护的就是个人美感和个人之美的权利。正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人美感的特殊性,构成了美的丰富性。从整体上讲,个人美感又与时代美感、文化美感、宇宙美感一直处在互动的复杂关系之中,但从个人美感来讲,重点在于以个人美感去“重新组织”时代美感、文化美感、宇宙美感。这种“重新组织”是个性化的,使时代美感、文化美感、宇宙美感都以个性化的方式进入个人美感之中,成为个人美感的组成部分并打上了个人美感的独特烙印。

       再讲文化之美。文化在形成之时就建构起与文化性质相合的文化之美,并在文化的演进中不断地扩展和深化。比如西方的文化之美,从古希腊建立起在实体—区分型思想上的以逻各斯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之美后,经中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到科学和哲学升级的现代、再到与各种非西方文化进行多元互动的全球一体的后现代,西方文化之美不断地多样展开和丰富深入,但其西方特色非常鲜明,体现在维纳斯雕像、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图像、拉斐尔的《柏拉图学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等文艺作品上。又比如中国的文化之美,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建立起在虚实关联型思想基础上以运行之道为核心的文化之美后,经秦汉至明清,不断地扩展多样性和丰富深入,但其中国之美的特色一直彰显,体现在《诗经》《楚辞》、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顾恺之和倪瓒的绘画、陆羽《茶经》和余怀《茶史补》、宋代四大官窑、元青花、雍正瓷器、昆曲和京剧等等与审美相关的言说和文艺中。再比如印度文化之美,从吠陀时代到奥义书、佛教、耆那教出现而形成了印度文化之美,经十六国时期、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到德里苏丹、莫卧儿帝国及英属殖民地时代,印度之美不断地多样扩展和丰富深入,但其印度之美的特色甚称辉煌,体现为《舞论》《画像度量经》《诗境》《文镜》《情光》《味花蕾》等著述,体现为各地石窟和神庙的美术作品,还体现在宫殿、陵墓建筑以及各类祭祀整体装饰和仪式过程中。文化之美的各种类型虽然因时代的变化更替而有升降伸缩,乃至生灭轮回,但内蕴在各类审美对象中的精神和结构是不变的,积淀在生活于该文化中的主体心灵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不变的,无论怎样多彩的发展而内在的精神始终如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