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之后,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还是存在审计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节、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审计人才综合素质和国家审计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只有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审计之间的关系,并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问题上,将国家审计视为“第三只眼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创造价值、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等职能,并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制度、执行、效果等进行依法审计和有效监督,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审计之间存在紧密关联——高效的国家审计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范式,可以优化国家审计体系、提升国家审计绩效。近年来,针对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受到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干部的高度重视,并为此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广泛实践。当前,受到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转型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甚至是风险因素。作为高层次的监督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要明确国家审计的功能、职能、属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主线开展审计监督,通过对区域经济的“把脉”,及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助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界定国家审计的主要内容,据此规范地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国家审计效率,确保区域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此,在处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审计关系的问题上,就要搭建起立体化的国家审计体系,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机理 区域经济指的是基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事实,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且有紧密关联的地域综合体,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和深化,已经涵盖到了区域内的产业、环境、行政、文化等领域,并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因此,在区域经济学的视角上,对国家审计的功能、作用、效应等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以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同时,通过国家审计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责,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客观建议,为其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家审计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系 在开展国家审计的过程中,既能够对地方政府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管理,也能对非财务事项加以评估,并通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一般而言,国家审计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通过国家审计,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政策的实施等提供决策咨询与信息服务,这既满足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需求,也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2)通过国家审计,能够对区域内各单位、地方政府的各类行为开展有效监督,由此不但能够挽回经济损失,打击贪污腐败行为,还有利于政府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3)国家审计具有揭示功能、处理处罚功能以及建议功能,上述不同功能的组合和协同,能够产生强烈的抵御效应、综合效应,可以借此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并在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节能减排和成果分享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4)国家审计能够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助力其健康发展,并通过审计工作的空间外溢效应,为区域经济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进行预警。 (二)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机制 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要通过审计为经济进行常态化“体检”,通过“查病”达到“治已病,防未病”的目的。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发挥国家审计的服务功能,明确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的机制,以便通过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为区域社会发展进行“经济体检”,及时发现其健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预警和有效化解风险隐患:(1)审计揭示机制。国家审计关注地方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合规性、合法性,审查区域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区域经济活动中是否有违规决策、越权渎职、贪污腐败等行为。(2)审计处理处罚机制。国家审计部门与相关移送部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以及个人履行职责问题进行监督,由此维护区域经济秩序,提升国家审计权威。(3)审计整改机制。审计对象会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在接受审计中对做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提出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整改,对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予以纠正,并使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4)审计曝光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家审计机关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公开化、透明化,让违规行为呈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并辅以声誉机制,对审计对象施加影响。 (三)国家审计在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中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