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本课题组,课题负责人:王建平,成员:吴凡、赵旭东、杜娟、徐波、张方、吕明、陈泉倩、赵金平、王凯敏、李红彦、冯敏、杨小蒙,执笔人:赵金平、吕明。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相继发生。特别是SARS非典型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及善后恢复,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害。为规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防止公共投入浪费,避免国家权力滥用,审计机关及时开展专项资金、捐赠款物、灾后重建等专项审计,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政策落实,监督应急处置全过程,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一、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现状综述

      (一)国内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现状

      关于国内审计实务现状。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防控机制,健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救灾保障等领域。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的国家审计实践,主要集中在应急物资使用、灾后政策跟踪落实等方面。2003年8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中央部门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筹集分配、管理使用防治SARS非典专项资金、社会捐赠款物的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2008年6月,审计署对汶川特大地震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审计,促进了救灾款物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完整、公平公正、合规有效、规范有序、公开透明。2011年5月至10月,审计署按照“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促进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的审计目标,对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及时督促援建单位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2020年4月,上海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署安排,积极开展本市疫情防控捐赠款物专项审计,督促各级政府及时出台和完善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制度,有效促进防疫资金和物资的及时拨付和规范使用。

      关于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现状。郑石桥(2020)认为国家审计可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的健全性审计、应对行为的合规性审计和应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审计。王中信(2009)从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和分类入手,论述了审计机关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客观需求,从不同领域、不同项目跟踪审计方式的比较分析中,选择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最佳方式。特别是自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审计理论研究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朱智鸿(2020)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社会危害性、预期不确定性、处置复杂性等特点,建议从应急审计管理预案制定、应急审计内容确定、应急审计运行流程再造、应急审计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制度设计。杜仙玲(2021)提出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审计全覆盖,要厘清审计目标、审计客体、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借助于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构建审计数据平台,助力开展审计工作。郑小荣(2020)从政策跟踪审计的视角,阐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目标、依据、客体等内容,提出完善审计的组织、增强审计的及时性、充分公开审计结果以及强化对非营利组织监督等相关建议。这些理论研究都强调了国家审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跟踪审计提出了务实的建议,值得学习借鉴。

      (二)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现状

      关于国外审计实务现状。英国审计署于2001、2007、2011、2014年先后4次对洪灾管理实施物有所值审计(VFM审计),主要是对洪灾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洪灾风险管理战略、洪灾风险管理的资金来源、防洪措施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审计公署自1997年至2014年先后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地震灾害预防审计活动,都是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典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2009年美国审计署开展了在H1N1流感爆发期间开展了专项跟踪审计,指出疫苗供应不足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降低,国家战略储备的药品和医疗用品规划还存在差距等问题。2013年英国审计署对国际发展部应对疟疾传染病进行了专项跟踪审计,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投资资金,落实工作的进程更快、更持续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特别是针对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审计署对抗疫资金的分配、管理及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审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从应对体系的顶层设计、权责分工、响应准备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英国审计署重点对呼吸机、药品、疫苗等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采购分配等环节进行审计监督,对关键企业复工复产扶持贷款进行了重点关注,确保了防疫物资发挥效能。意大利国家审计法院指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医疗系统瘫痪,暴露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总的来看,国外审计实务更侧重于事前预防、事中跟踪和事后评估全过程审计监督,审计内容的针对性和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也更加突显。

      关于国外审计理论研究现状。美国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学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属于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三个管理阶段,而审计在事中和事后阶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审计学者强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采取科学化的预警监测、权威化的指挥调度、效能化的应急处理。在监督监管方面,要突出法制约束和全周期管控,及时在抗洪、抗震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展跟踪审计监督。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作为一个自治、独立的非政治性组织,认为审计机关在监督被审计单位时,提高危机援助责任和提升透明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突发公共事事件审计事项的介入时机进行统计,发现国内已开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主要集中在事中和事后两个阶段,缺乏对突发公共事件审计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开展预防性的事前审计相对较少。而国外开展地震、洪灾以及传染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跟踪审计比较普遍,介入时机涵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审计内容也延伸到了国家战略储备、规划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强调要从更加广泛的领域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审计监督。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审计实践中,国内审计主要集中在财政资金、社会捐赠款物等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的监督作用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结合时代特点和审计要求,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开展全过程审计监督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