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张鼎祖,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审计、财务管理。

原文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财政支出结构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杠杆,反映社会发展需求和政府职能重心,通常应与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要求相适应。自1995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以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报告中反复提及,并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引导地方政府落实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工作。李克强总理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节用裕民,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长期存在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民生支出”的支出结构偏向。这种以增长为导向的支出结构偏向,不仅导致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资源错配问题,还使得地方政府为公众提供高效高质公共服务难以保障,导致省际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程度上升。因此,治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对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认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是由于公共预算决策中权力制衡机制失灵,导致出现预算机会主义,使得财政支出结构偏离最佳状态。对其治理,需优化权力制衡机制和预算参与人激励约束机制,如改善地方政府激励结构、实施民主参与机制和强化审计问责等。国家审计作为一种财政监督制度,依法对财政资金的配置和使用进行监督和问责,能对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公共资金合理分配;而且,其他财政监督主体亦可利用高质量的审计信息,提高自身监督能力,更好发挥监督效能,促进支出结构优化。但是,鲜有文献对国家审计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证检验。

      近年来,有文献探究国家审计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财政压力、财政压力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且有较多有意义的发现或观点,如:国家审计对减少财政收支违规行为、提升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财政收支违规行为的减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实质上促进了财政资金节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财政压力是降低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性支出,加剧地方财政支出经济性结构偏向的重要诱因。上述成果隐约勾勒出这样一种影响机制,即国家审计可能通过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纠正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促进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换言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财政压力可能在国家审计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但尚未发现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证检验。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家审计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本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双重任务。其中,经济发展类任务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等项目,对地方政府GDP增长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能在短期内为其带来较显著的财政收入;而社会民生类任务主要指提升教育质量、优化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等,与其相应的社会性支出所带来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缺乏清晰的划分规则,叠加财政压力冲击、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的共同作用,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社会性支出”的支出结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民生保障水平的逐步改善与持续提高。地方财政支出中的结构偏向,其本质是公共预算决策中由于权力制衡机制失灵所导致的预算机会主义。因此,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需对公共预算机会主义进行治理。

      国家审计作为内生于国家治理大系统的监督系统,是国家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方面,依靠其独立性、全面性、专业性等特征所形成的治理能力,依法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从而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利用形成有效监管。国家审计通过对政府预算分配与执行、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促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其作用路径有三条:首先,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及其绩效的审计,鉴证其代理人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并予以问责,直接抑制公共预算机会主义行为,保障公共资金合理分配,促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其次,国家审计所拥有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既可以查错纠弊,也有助于提高预算透明度、提高其他监督主体的监督能力,强化其他约束机制的效能,从而促进优化支出结构。国家审计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的分配情况予以监督,审查和评估政府预算决策过程,揭露预算编制“伎俩”,从而提高预算透明度和减少不必要支出,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最后,国家审计也通过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产出情况予以审计,评估各地民生类工程的建设水平,对于达到既定标准的地区,通过绩效奖励等形式,激励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社会性支出的投入水平;对未达到既定标准的地区,通过问责等形式,倒逼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社会性支出的占比,促进地方民生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 国家审计提升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社会性支出占比。

      H1b 国家审计降低了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经济性支出占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