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 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22)03-0102-11 青牛白马的传说与祭仪是契丹文化颇具特色的标志性元素,也是探寻其早期历史的重要线索;放眼古代北方民族,传说先祖之坐骑与祭祀牺牲合一的情况并不多见,故深为民族史、民族学研究者所重。然既往成说颇存未尽之义,视野又多囿于有辽一代,对此文化形态自唐至清近千年的赓衍轨迹未遑措意,实有必要重加检讨。借此个案,我们希望探索在长时段历史脉络中观察消逝古族文化升降的可能路径。 一、“青牛白马”的原生情境与精神内核 关于契丹的青牛白马传说,最通行的记载见于元修《辽史·地理志》“上京道·永州”条: 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① 曾有前贤将此段文字推为“有关青牛白马传说的最权威、最准确的记载”②,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很长时期内学界的普遍认识。研究者多倾向于将上述文字看作铁板一块、来源相同的文本,将首句有关奇首可汗的记载与青牛白马的传说视为一体,以奇首可汗为后文所见乘白马之神人(男性始祖),可敦为驾青牛车之天女(女性始祖)。然此说的立论前提并不成立,新近研究指出,上引文段实乃元朝史官拼合不同史源的产物,以“相传”为界,之前当系金人陈大任《辽史·地理志》旧文,其后则出自由辽入宋的归明人赵至忠所著《阴山杂录》。青牛白马与奇首可汗本为不同传说,都是对木叶山契丹始祖庙设有一男一女及八子塑像这一现象的解释,但具体内容大相径庭;元末史臣注意到陈大任旧志所记“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之情形刚好可与赵至忠笔下立始祖及八子遗像于木叶山的记载相合,遂将两个彼此独立的契丹祖源传说杂糅起来。③如此看来,惟有破除元人所作二手文本的影响,单独审视青牛白马传说,才有可能真正揭开其中的奥秘。 元朝书贾所作《契丹国志》保留了更为完整的传说文本: 本其风物,地有二水。曰北乜里没里,复名陶猥思没里者,是其一也,其源流出自中京西马盂山,东北流,华言所谓土河是也;曰袅罗个没里,复名女古没里者,又其一也,源出饶州西南平地松林,直东流,华言所谓潢河是也。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立遗像(始祖及八子)于木叶山,后人祭之,必刑白马杀灰牛,用其始来之物也。④ 此段自“古昔相传”之后与上引《地理志》“相传”以下文字大旨相同而细节略有出入⑤,属于同源异流的文本,总体而言,《契丹国志》所引当更接近赵至忠记载的原貌;至于“古昔相传”以前文字,则是独见于《契丹国志》的珍贵记载,详细交代了传说产生的地理背景,即潢水与土河这两条不同来源、朝向的河流至木叶山汇合,构成了青牛白马传说的核心脉络。 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通行的说法是将传说中白马一支对应于奇首可汗或是辽朝皇室阿保机家族,代表男性、天神,而将青牛一支解释为女性、地祇,对应辽朝后族之审密氏或回鹘述律后家族。此类观点受到元修《辽史·地理志》将奇首可汗与青牛白马两说混杂的误导,因而存在较大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辽人有关祖源传说的叙述中,当朝统治者无论皇族、后族,都是以女性始祖形象出现的。在现存辽代石刻文献中,有两条材料与青牛白马传说直接相关:其一为咸雍八年(1072)《耶律宗愿墓志》:“越自仙軿下流于潢水,肇发瑶源;神幄梦雹于玄郊,有蕃宝胤。”⑥其二为大康二年(1076)《兴宗仁懿皇后哀册》:“昔年偶圣,仙軿从水以下流;今日辞凡,龙辔拂霄而高驾。”⑦刘浦江首次发现并正确指出二者的前半部分皆用青牛白马典故,所谓“
”是一种妇人所乘有帷盖之车,“仙
”即指天女所驾青牛车。⑧然而问题到此并未完结,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当时人谈及青牛白马传说,为何会不约而同地仅强调自潢水而下的青牛一支,而绝口不提白马一支?《耶律宗愿墓志》墓主为辽朝皇室家族的男性成员,《兴宗仁懿皇后哀册》则为后族女性,系阿保机皇后述律平之后裔⑨,其先出自回鹘。如此看来,辽朝的两大统治家族,族属不同、男女有别,却均将先祖追溯至契丹的女性始祖青牛一脉,这显然是以往将辽朝皇族对应白马、后族对应青牛的观点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与此相应的是,在另外一则反映契丹来源二元性的祖源传说中,得到契丹统治者推尊、祭祀的也是女性始祖。武珪《燕北杂录》记载了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柴册仪上祭祀的先祖有唤作“赤娘子”者,并解释云:“番语谓之‘掠胡奥’,俗传是阴山七骑所得黄河中流下一妇人,因生其族类,其形木雕彩装,常时于木叶山庙内安置。”⑩从中可以看出,辽朝国家祀典中只有赤娘子的位置,至于阴山七骑云云则是其得自民间俗传。赤娘子作为自黄(潢)河上游漂流而下的女性始祖形象得到推崇,与上面两方墓志对青牛妪的强调可谓异曲同工,反映出在辽朝统治阶层的传说叙述中,侧重、突显自潢水而下的女性始祖,而有意无意地忽略另外一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