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语言的词汇是一个体系,每个词(以至每个词义)在总的体系的网络中只占一席之地,同时又与周围的词和词义处于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之中。”①在具体文本当中,词汇呈自然分布的状态,很难看出其内在的系统性。但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王宁《训诂学原理》的划分,传统辞书中常见的训释类型,从训释手段上可以分为形训、声训、义训,从训释方式上可以分为直训和义界②。其中直训是以单词训释单词,更能直接体现词与词在某一层面的对应关系,是建构古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最佳材料。“诚然,有时被训释字和训释字的概念不是完全相等的,倒转为训,是不完全合适的,并且也会使检查字典的人感到很不方便。因此,有些注释家极力避免使用互训,尽量使用义界说明,认为互相注解的方法不科学,与逻辑学相违背。其实这也有些片面性。互为训释是训诂史上最古的训释方式……研究训释字与被训释字及其关系,对我们探讨字义、词义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全面的理解,究竟是有帮助的。”③基于这样的训诂材料事实,我们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平台④的训释系联工具,对古代辞书《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的直训材料进行全面系联,提取其中的训释系联焦点词,分析这些焦点词的词汇语义特征,以期为上古汉语核心词以及词汇语义系统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训释系联焦点词的提取 所谓训释系联焦点词,是指在利用上古汉语训诂材料进行训释系联时处于焦点位置的训释词,是上古汉语训诂材料中充当训释词频度较高的词。 基于深入观察训释词和被释词之间关系的需要,我们在“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中开发了训释系联模块,整合了《尔雅》、《说文》、《方言》、《释名》四部辞书的全部直训材料,可以对训释词或被释词进行多角度系联:可以以单个目标词为起点,观察与这个词发生训释关系的词群情况;也可以以两个目标词互为起点和终点,观察这两个词是否能够建立训释关系,以及可以通过哪些过渡词建立联系;还可以同时以多个目标词为起点,观察这几个词内部所形成的局部关系网络。其中以单个目标词为起点,又可以设置递相训释的层级,最大层级数目前设计为4级。以训释词“信”为例,系联层级为2级、4级的系联结果分别如下:
通过对训释词“信”的1级系联,可以得到与“信”有直接训释关系的15个被释词,分别是“诚、允、谅、就、孚、穆、询、亮、符、恂、展、印、悖、谌、亶”。扩展到2级之后,可以看到与“信”意义关系最密切的是“诚”,正反双向箭头表示,不仅“信”可以充当“诚”的训释词,而且“诚”也可以充当“信”的训释词,二者构成了真正意义的互训关系。而且在2级系联图中还可以看到“诚”与另外6个被释词之间的系联关系。在4级系联图中,这种“关系网络”的特点就更加突显出来了,出现了多个系联焦点,其中与“覆”发生直接系联关系的词多达19个。我们把这些直接系联关系词数量较多、处于训释系联图焦点位置的词,叫训释系联焦点词。焦点词直接系联的关系词数量越多,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正如徐时仪所说:“从词汇系统中选取任意一个词汇成分作为辐射点,沿着其聚合关系辐射开去,都会形成无数个以该词汇成分为核心而聚合其他词汇成分所形成的聚合网络。每个辐射点可以是一个词汇成分,也可以由多个词汇成分构成。构成辐射点上的每一个词汇成分又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辐射点形成一个新的辐射聚合。各个层面上所有词汇成分的辐射聚合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词汇系统的动态聚合网络,每一个词汇成分在这个聚合网络中都有一个确切的位置。”⑤下页图2的训释系联示意图,正是对上古汉语词汇系统复杂网络的直观呈现。“复杂形式的直接系联可能包括数个不同层次的共训,通过其中的共训则能反映出这些字之间远近不同的关系。因为共训展示了一个词不同的意义层次,而其中的某个层次又自成一个训释链条,从而与其他词发生系联,通过层层系联,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远近关系就充分显示出来”⑥。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前,训释系联工作都是用排比纸质卡片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手工操作的方式只能展示有限的直接训释关系。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训释系联,可以立体化、穷尽式地满足我们的系联需求,最大限度地呈现上古汉语词汇的复杂网络关系,让我们看到手工操作难以发现的现象,为我们研究词汇语义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例如,在训释词“信”的2级系联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信、诚、允、展、亶、谌”之间形成一个训释闭环,“允、展、亶、谌”四词都可以同时与“信、诚”发生训释关系,而“信”“诚”之间又是互训关系,这样就很清晰地呈现出上古汉语“诚信”义语义场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这种清晰直观、便捷高效的系联方式是传统手工方式所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