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正反问句的句法图谱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志军,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形式句法学、现代汉语语法,E-mail:luzhijun@gdut.edu.cn(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从最简方案的精简句法结构(vP>TP>CP)出发,依据制图理论的纷繁结构图谱,将汉语正反问句绘制为低位、中位和高位3个类别,共计10种具体问句形式。层级结构绘制的依据是A-not-A成分在各句法域内的不同语义诠释:词汇层vP域内的低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情状的施事特性;屈折层TP域内的中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命题的事件特性;标句层CP域的高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认知的言者意识。每类正反问句具有不同的显性句法生成机制以及相同的隐性特征核查机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字号:

      正反问句①是汉语4种疑问句式(包括特指问句、正反问句、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中的一种,受到国内外语法学家(如朱德熙,1985;Huang,1991;Zhang,1997;Gasde,2004;Hagstrom,2006;邵敬敏、周娟,2007;Huang et al.,2009;王娟,2011;陆志军、曾丹,2014;陆志军,2015)的密切关注。可以构成正反问句的谓语包括形容词、实义动词、模态词、系动词、副词或介词等(分别如例1〈a—f〉所示)。

      

      本文拟在制图理论框架下系统地分析正反问句这一汉语中的特色句式。虽然最简方案(Chomsky,1995/2004/2008)与制图理论(Rizzi,1997;Cinque,1999等)在研究理念和句法操作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解释语言事实时,二者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思路呈现出“本质上的互补兼容特性”(陆志军,2017:41)。

      本文拟对汉语正反问句在3个不同句法域的表现形式及其句法图谱结构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基于句法分布以及语义诠释方面的考量,将之进一步细分为由低而高、由实而虚的低位、中位和高位3类正反问句。这3个句法域基本上反映了3类正反问句诠释高度的不同:词汇层vP域内的低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情状的施事特性,屈折层TP域内的中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命题的事件特性,标句层CP域的高位正反问句表现出基于认知的言者意识。

      一、现有研究

      生成语法学家对正反问句的研究偏重于探讨其句法推导机制。Li & Thompson(1979)就正反问句的形成提出了一条语义原则:正反问句的A成分必须是句子的信息焦点。但是该原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为A成分,模态词可以形成正反问句(如例〈2a〉),而方式副词却不能(如例〈2b〉)。

      

      为此,Tang(1986:602)将该语义原则修改为:“正反问句的A成分或者是句子的焦点,或者是能够成分统制句子信息焦点的其他成分。”该语义原则采用了句法的成分统制概念:如果节点A和B互不支配,且支配A的第一个分支节点也支配B,那么节点A成分统制节点B。因此,动词本身就是信息焦点,例(2a)中的模态词“会”成分统制了信息焦点(动词),而例(2b)中的方式副词却无法成分统制动词。

      Li & Thompson(1979)还提出,正反问句只适用于中性语境,因为中性语境表明说话人对该问句的命题既不怀有任何假设或质疑,也不好奇该命题是真是假。Tang(1986)则认为,除非是在绑架者询问人质姓名这样特殊的中性语境中,否则正反问句(如:你姓不姓李?)的可接受程度并不高。

      Huang(1991)提出,正反问句是由一个带有疑问屈折词()的句式(如例〈3〉)推导而来的,屈折词的语音表现形式就是对一个完整动词或者动词的一部分进行形态重叠,并且在原词和复制词之间插入否定词,从而形成例(4a—c)中的3种正反问句形式。

      

      Huang et al.(2009)将Huang(1991)的这一观点应用到形容词类(如例〈1a〉)的问句形式(如例〈5a〉)上,并进一步提出,谓语的重叠形式A-not-A成分还需要在逻辑式上隐性移位至CP域的某个位置以获得疑问语力,如例(5b)所示。因此,Huang(1991)和Huang et al.(2009)根据[A-not-A]成分的形态特征及逻辑移位规则统一分析了形容词类(如例〈1a〉)、动词类(如例〈1b〉)和介词类(如例〈1f〉)正反问句。

      

      陆志军、曾丹(2014)提出,当生成在词库的A-not-A成分被引入词汇矩阵时,该成分被赋予一个语义有解[+Q]特征。在例(6)中,探针C探测到带有[+Q]特征的A-not-A成分,该成分在原位通过“长距离呼应”(long-distance agreement)评估并删除了C的语义无解[-Q]特征,从而使整个正反问句获得了疑问语力。此外,该研究还验证了A-not-A成分的整体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