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自近代中国的证据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教授;李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基于清末中国发展师范教育的历史情境,可实证分析师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师范教育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双重差异构建识别策略,研究发现:(1)与师范教育诞生之前相比,师范教育发展更加迅速地区相比师范教育发展较为迟缓地区经历了更快的人口增长,说明清末师范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2)师范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初始经济状况较差地区更加突出,意味着师范教育具有促进地区经济收敛的潜力;(3)师范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为新式小学提供师资。本研究首次分析了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新近经济学研究对不同教育的经济贡献差异的关注,结论也对教育基础薄弱国家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22)05-0046-14

      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①然而,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却很少受到经济学研究者的直接关注。②考察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政策含义:如果当前的师范教育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那么将这部分资源配置到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大贡献的其他教育或者对现行的师范教育进行优化便是有必要的。从学术上讲,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讨论中聚焦师范教育的作用,体现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者对教育类型和教育内容的关注③,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深化方向。此外,对更早时期师范教育的经济促进作用进行回溯,也有助于总结欠发达国家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发达的教育发展经验,并从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路径的角度丰富当前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然而,实证识别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师范教育发展本身是非随机的。近年来,一批经济史学家开始将目光投向历史上的教育冲击,试图通过构建历史自然实验的方法来分析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在此启发下,本研究借助清末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独特历史背景,对师范教育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而言,中国的师范教育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并在各地呈现出较大的发展差异,这使得我们可以基于师范教育在时间和地区两个层面上的差异构建实证识别策略。此外,与先发工业化国家主动探寻教育变革相比,中国兴办师范教育更多是无奈之举,具有较强的外生驱动性。

      为此,我们手动收集了1909年内地十八省261个府的师范学堂在校生人数,以此来刻画师范教育发展情况,并使用1776-1953年间6个年份上的府级人口数据衡量当地的经济发展。标准的双重差分(DID)估计结果显示,与师范教育诞生之前相比,师范教育发展更加迅速地区的人口数量相比于师范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在引进师范教育之后具有更大的上升幅度;也就是说,师范教育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动态DID验证了平行趋势假定的成立,并同各种稳健性分析一道强化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此外,师范教育的经济促进作用在初始经济状况更差地区和内陆地区更加突出,似乎说明师范教育有促进经济收敛的潜力。最后,通过分析小学堂、中学堂和实业学堂这三种师范教育直接面向的教育形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清末师范教育促进近代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是为新式小学提供师资和培养人才。

      据我们所知,本文是第一篇分析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实证研究。通过聚焦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并以此构建实证识别策略,本文丰富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师范教育的影响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前沿方向,即考察不同教育的经济贡献差异。⑤此外,本研究也补充了中国近代教育和经济的量化历史研究⑥,并且可以同微观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教师职前教育的研究对话。最后,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后发国家教育近代化初始阶段的师范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且主要通过面向小学的基础性师范教育来实现,这可能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后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梳理清末师范教育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相关制度和成效进行简要阐述;第三部分介绍样本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实证策略;第四部分详细呈现分析过程和结果,重点放在效应识别、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探讨三个方面;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清末师范教育的滥觞与发展

      对于教育教学实践而言,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行为主体。正如唐代韩愈在其名篇《师说》中所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地方必然有教师的身影。在漫长的传统社会,教师却并未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无论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官学教官,还是私塾与书院中的教书先生,他们成为教师都只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⑦然而,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后,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如何更加高效地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因此,各国陆续设立了大量师范教育机构,以培养在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胜任能力的专业教师人才。以法国为例,1681年,“基督教兄弟会”神父拉萨尔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人类师范教育的滥觞;1794年,巴黎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高等师范学校;1833年,《基佐法案》颁布,明确规定各省均应设立师范学校,所有教师都必须接受师范教育训练。⑧

      如果说西欧国家的师范教育是各国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教育变革的产物,中国最初发展师范教育则是被动挨打之后的无奈之举。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政府见识了西方器物的先进,许多官员因此发起了意在自强的“洋务运动”,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在内的一批新式学堂得以兴办。这些洋务学堂培养的学生后来有不少从事与新式教育相关的工作,和归国留学生一起成为中国师范教育萌芽的推动力量。⑨可以说,中国的师范教育滥觞于洋务学堂和洋务留学教育,只不过这时期的师范教育相当零散。然而,甲午中日战争粉碎了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技术改革美梦,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制度、组织和文化才是落后的根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然而,新式教师的匮乏制约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兴办师范教育因而成了当时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一大诉求。比如,1897年,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内设立师范院,这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所师范学校;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发出了中国私立师范教育的先声;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师范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由此诞生;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并将师范教育作为独立的学制系统,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制度初步建立;1906年,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天津成立,中国的女性教育和女子师范教育迈出了跨时代的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