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实困境、实践途径与实施模式

作者简介:
陶绍兴,鲁静,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赵秋运,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

原文出处:
商业会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其成效影响乃至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素养和可靠性。所谓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高校增加一门课程,而是将价值观念的塑造融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如春在花,如盐在水”之育人功效。可见,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课程思政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必须坚持以高站位、高水平不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强化课程思政实践。自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思政教育,进行了许多思政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全国高校的总体开展情况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是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具体为:一是“一般粗”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独立探索意识不够,难以抓住专业课程同课程思政耦合的要领,课程思政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教,结果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得要领,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二是“两张皮”问题。课程思政表面化、套路化痕迹明显,忽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协调和共鸣,难以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自然过渡与有机融合。三是“三缺乏”问题,即缺乏科学理性、缺乏鲜活案例、缺乏创新。具体表现为: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仅仅将其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忽视自身课程思政与专业理论的契合度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案例的接受度,造成“为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的现象;一些课程思政案例陈旧老套,既不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又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致使课程思政效果不佳;课程思政呈现形式缺乏创新性,缺乏真正符合学生需要且受学生欢迎的“匠心”型课程思政模式。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还很匮乏。比较而言,会计课程思政相关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从思政理念到实践路径均有成果,但关于审计课程思政的研究仍处于零碎化阐述阶段,存在很大的研究和提升空间(冯晓双,2020)。审计课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审计实务开展为主线,兼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既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德”,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培养融合统一。

      二、审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

      (一)深入分析审计课程的基本情况。审计课程包括“审计基础”“审计实务”等课程。其先导课程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后续课程有“成本会计”等。审计课程既是对前期相关课程学习效果和专业技能的检验,也为更高层次的财经技能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审计课程旨在采用讲、练、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方面知识,熟知审计基本规范,使学生具备初级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学生处理和驾驭审计业务的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形成审计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立德树人落地见效。

      (二)科学设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审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作为人才培养的高阶综合技能课程,审计专业人员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深厚的德育素养。审计课程思政教学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引,适应高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特点,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针对实践性与综合性强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的学情特点,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使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培养他们依法审计的意识,树立为民执审的情怀,努力成长为独立思考、勤勉尽责、精益求精的新时代审计人才。

      (三)巧妙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基于审计课程思政目标,精心搭建混合式教学平台。设立“双师课堂”,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各负其责,分别传授审计专业知识,指导开展具体的审计实务,做到线下线上“两翼齐飞”、校内校外“双轮驱动”,引导学生形成政治坦诚、勤勉敬业与专注执着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审计观和操守为重的责任观,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超高专业技能与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新时代高素质审计人才。通过反复推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将审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重点放在客观公正、诚信为本、专注执着、谨慎勤勉、操守为重等方面。

      (四)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案例。审计课程聚焦最鲜活的案例进行设计,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将枯燥深奥的理论生动化,将课程思政过程化、具体化、个性化,让学生全过程参与。课前,教师利用线上混合式教学平台推送鲜活的思政教学案例,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课中,教师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进行沉浸式模拟教学,组织学生开放式交流互动,学生“画龙”,教师“点睛”;课后,教师及时从思政案例库中遴选延伸阅读资源,并通过发帖互动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以审计基础课程为例,将其教学知识点、思政元素和案例设计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详实说明,具体如表1所示。

      (五)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结合高校的区位特征和比较优势,将审计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全过程,实现思政融入与知识传授齐头并进、同频共振。

      1.纵向贯通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打破时间的局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贯彻“任务驱动式”的要求,利用SPOC平台资源,采用讲、练、训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设计的思政元素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审计专业知识融入为民执审的思政元素。以“注册会计师素质要求”教学为例,通过分享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案例,总结出导致案例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没有恪守职业操守,引出“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要具备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同时,线上播放专题片《永动的脉搏——我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既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也激励他们的担当作为,立志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崛起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