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进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电子信箱:zoujinwen196301@126.com(武汉 430073)。

原文出处:
经济思想史学刊

内容提要:

20世纪40年代中期,随着抗战的胜利,如何重建中国经济、如何实现工业化,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注意,也成为海外经济学留学生博士论文关注的热点。当时求学西方,主要是求学美国的经济学留学生,基于对中国抗战后经济发展的关注,借鉴西方前沿经济理论,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做了深入研究。这些成果不仅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世界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特别是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们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在世界经济学领域取得的最为突出的学术成就。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发展经济学是在全球已形成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并存格局时,欠发达国家如何推进经济发展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经济学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学说。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发展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从世界范围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经济学家主要立足于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研究,很少有人关注殖民地国家及落后的农业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20世纪40年代以前只有经济发展思想,①没有专门研究落后农业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学。当时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问题,被划入了经济史学、社会学的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大战期间,西方仅有少量论著研究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1938年威廉·罗普克(Wilhelm Ropke)②在《国际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法文论文《农业国家的工业化:一个科学的问题》(L'industrialisation des Pays Agricoles:Problème Scientifique),1943年保罗·罗森斯坦-罗丹③在英国的《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6—9月合刊)上发表的《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一文,1944年尤金·斯特利(Eugene Staley)④出版的《世界经济发展》(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Effects on Advanced Industria)⑤一书,1945年库尔特·曼德尔鲍姆(Kurt Mandelbaum)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Industrialisation of Backward Areas)一书。其中,曼德尔鲍姆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罗森斯坦-罗丹的《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都是对东南欧工业化问题的研究。

      《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一文认为,东欧和东南欧存在“农业过剩人口”,数量为2000万—2500万人,即在1亿—1.1亿总人口中,约25%的人口处于失业状况,减少失业的任务很大一部分必须通过工业化来解决。工业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俄罗斯模式”,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没有国际投资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另一种模式是保留国际分工优势,通过大量的国际投资实现工业化。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对东欧、东南欧国家来说,后一种工业化模式更可取,可以更迅速地推进工业化。罗森斯坦-罗丹特别强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他以劳动力的培训为例指出,由于无利可图,私人企业家不愿意投资职业培训,但对于国家来说,“它是最好的投资”。罗森斯坦-罗丹基于外部经济理论,认为“基础产业”投资的乘数效应将导致进一步的工业化,因此,国内外的投资一开始就应该集中在“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在中国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这可能是发展投资的最佳开端”。罗森斯坦-罗丹也非常关注东欧、东南欧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形成问题,他认为这一方面依赖于引进外资,另一方面依赖于提高储蓄率进而提高投资率。罗森斯坦-罗丹本人在后来的研究文献中非常看重这篇论文,认为该论文提出了“四点创见”:“第一个创见涉及‘过剩农业人口’的问题”;“第二点创见是‘货币性’外在经济的概念”;“第三点创见是,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之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的不可分割的社会分摊资本即建立起基础设施,因为私人的市场积极性不能及时地做到这一点”;“第四点创见强调‘技术性外在经济’,它不是由不可分性造成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适合性’造成的”。他指出,“这些创见虽然后来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在刚公诸于世时却遭到许多非难”(迈耶、西尔斯,1988:212、213)。曾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顾问的德拉格斯拉夫·阿瓦拉莫维奇认为该论文“具有经典型”,并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世界萧条地区的工业化若想成功,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制度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诱导工业化,最小规模的社会分摊资本是必需的”;“工业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使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提供训练”;“不同部门之间应当保持互补性,这是实现大规模有计划的工业化的最重要论点”;“在世界萧条地区基本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私人边际净产品和社会边际净产品之间的偏离并不很大”的假定是不真实的;“现有的与国际和国内投资有关的种种机构,并没有对以上提到的那种外在经济加以利用”;“为了从国际上吸引必要的资本流入,政府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迈耶、西尔斯,1988:232、233)。

      曼德尔鲍姆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一书是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和统计研究所联合委员会发起的一个广泛的国际重建问题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指出:东南欧人口过多、经济落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西欧蓬勃的工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到这些地区,结果是福利和财富水平下降;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人口增加,由于缺乏工业发展,这些人正被迫从事农业和城市生产率非常低的职业。作者进一步指出:人口压力、贫困和工业匮乏的恶性循环绝不局限于欧洲的这个角落,它也存在于其他欧洲国家,在远东地区最为明显;选择东南欧作为例子,部分原因是偶然的,部分原因是东南欧的物质条件比其他人口过多地区的物质条件略为丰富。该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了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所需条件和机制的理论讨论;⑥第二部分以东南欧为背景,定量分析了这一过程。⑦作者假设一个工业化的速度可以吸收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现有的剩余人口,例如一代人;考虑到该地区的自然资源,还假定该地区可能承担的特定发展。在此基础上,他确定了最初五年的资本需求,并得出了新兴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需求结构。

      罗森斯坦-罗丹和曼德尔鲍姆的上述论著,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西欧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由于罗森斯坦-罗丹担任过世界银行的研究部主任,他在《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中提出的工业化理论不仅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于当时留学西方研究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留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代有关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留学生博士论文及中国学者在西方发表的有关发展经济学的论文,多注意到了该论文。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三大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在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使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国内社会经济特点看,还是从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看,这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与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面临着向工业化及现代化转型的艰巨历史任务。当时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的指导。当时长期处于殖民地、附属国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教育的落后,还有待于培养自己的经济学家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或者是由于“富国对人道主义的关心”,或者是由于“输出鼓励的利益和大国势力的角逐”(谭崇台,1993:12),开始关注农业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问题。他们运用当时流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盛极一时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⑨发展经济学异军突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