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教育学的后殖民主义转向及其价值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刚,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 200062;王语婷,女,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后殖民主义转向是国际上比较教育学最近几十年重要的研究与发展趋势。作为批判文化学的三大重要理论基础,新东方主义、“亚洲作为方法”与南方理论为比较教育学的后殖民主义转向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它们从知识社会学的视野批判了目前“西方作为方法”的全球学术等级结构,促进了国际知识生产的“去西方化”和民主化。比较教育学的后殖民主义转向可丰富比较教育学多元的“参考体系”,打破全球化背景下“东方—西方”与“南方—北方”之间的知识等级秩序;讲好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教育改革经验;丰富比较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视角,促进学科研究范式的更新;加快构建以“亚洲作为方法”和以“中国作为方法”的比较教育学知识生产体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2)05-0013-12

      DOI:10.20013/j.cnki.ICE.2022.05.02

      伴随着不同的社会理论思潮,比较教育学先后经历了重要的学术转向,从最初的宏观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转变为教育“文化”和“话语”的探索。[1][2]这些转变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传统的“描述与借鉴”研究范式逐渐式微,而基于社会批判与传统的“本土”研究逐渐崛起。[3]比较教育学者马克·贝磊(Mark Bray)更是将比较教育的分析“单位”深入到价值、课程、教学创新、学习方式与学业成就等领域。这些研究转向不断从多元微观视角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宏大叙事”进行解构。比较教育中的经典“文化研究”当属美国比较教育学者约瑟夫·托宾(Joseph Tobin)及其同事对中、美、日三国学前教育进行的跨时间和跨文化实地研究。他们的著作《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Japan,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表明比较教育学者要从寻求更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出发。比较教育中的代表性“话语”研究有玛利亚·曼森(Maria Manzon)的著作《比较教育:一个领域的构建》(Comparative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a Field),从福柯的话语形成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组织历史与学术历史变迁。这些多重转向也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科的多元性与复杂性。面对全球化发展的不确定性,比较教育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与实证研究不能解释全部的新议题,因此,需要更加多元的理论视角。[4]

      随着大数据和算法理性渗透到比较教育领域,反身性、批判与交叉比较成为了“后探索”时代比较教育的重要理论品性。随着西方民族主义的崛起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全球共同体意识与生态正义成为了当下比较教育的重要理论生长点。进入21世纪以来,后殖民主义成为国际上比较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促使比较教育学后殖民主义转向的理论来源主要有新东方主义(neo-orientalism)、“亚洲作为方法”(Asia as method)与南方理论(southern theory)。这三大理论构成了比较教育学后殖民主义转向的核心理论基础,同时促进了本土教育研究意识的觉醒和国际知识体系的“去西方化”。[5]本文首先分别介绍这三大理论的背景、主旨及其在比较教育学中的意图与进路,然后阐释后殖民主义转向对我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多重理论意蕴。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展谱系考察

      后殖民主义理论“再叙事”(renarrativisation)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程从“欧洲中心”转移到了分散的“全球边缘”,它认为变动的地缘政治关系、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复杂张力、信息技术的扩散等因素互相作用,使得现代性发展过程充满了多重声音,包括压迫与被压迫、矛盾冲突与不确定性等。[6][7]因此,比较教育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学者从知识社会学的视野批判了以下现象: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系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众多理论产生于北半球、大都会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南半球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诸多国家与地区成为欧美霸权理论的被动接受者。与此同时,与欧美“发达”与“文明”地区相比,亚洲、非洲等地区被曲解为“非理性的”“幼稚的”和“原始的”。受这种“新东方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准与比较教育知识生产的“准则”“参考系统”与“方法”,众多比较教育学者采取了“欧洲作为方法”(Europe as Method)的态度来审视本国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知识生产体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不断勃兴,并在学界日益受到关注。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中的主要价值诉求是质疑、批判与解构欧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建构的社会理论。这其中比较知名的后殖民主义代表性学者有帕尔塔·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尔特·米诺洛(Walter Mignolo,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林逸梅(Iveta Silova,2019-2020年美国比较与国际教育协会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高山敬太(Keita Takayama,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和杰里米·拉普(Jeremey Rapple,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等。在学术研究方面,帕尔塔·查特吉的《国家主义思想与殖民世界:一种衍生话语?》(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A Derivative Discourse)、沃尔特·米诺洛的《西方现代性的阴暗面:全球化未来、去殖民化选择》(The Darker Side of Western Modernity:Global Futures,Decolonial Options)等学术著作成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经典文本。沃尔特·米诺洛探讨了形成全球未来世界秩序的五个重要轨迹(图1)。[8]按照米诺洛的分类,新东方主义、“亚洲作为方法”与南方理论属于形塑全球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去西方化”与“去殖民化”轨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