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上京之战发覆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玉君,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辽金史、北方民族史;常志浩,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大连 116081)。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上京之战是辽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时间和发起动机与金军的作战意图密切相关。由于《金史·卢彦伦传》将传主降金时间错记为天辅四年,学界受此误导,多认为金朝在天辅四年上京之战后即占领辽上京。实际上,辽金上京之战有两次:一次在天辅四年五月,金朝意在震慑辽朝、以打促和;另一次在天辅六年七月,金军欲借道辽上京追袭天祚帝。前后两次金人均是获胜后旋即离开,并未占领上京。直至天辅七年卢彦伦以城降金,辽上京才正式纳入金朝版图。细究可知,以往学界认为的金朝“选择辽之五京及辽主为其战略目标”的战略计划并非史实。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2.0030

      金军占领辽朝五京的战役均为辽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上京之战却长期为学界所忽略。论者多止于“天辅四年(1120)四月,阿骨打亲自率军攻辽,五月占领辽上京临潢府”这类较为简略的描述,①对于金朝进攻上京(如未特别说明,本文上京即指辽上京临潢府)的作战意图、战后处置乃至战役次数都未仔细考辨。②不得不说,上京之战的受关注程度实在与其重要性不相匹配。笔者从《金史·卢彦伦传》的系年考辨问题入手,发现金朝占领上京的过程曲折复杂,绝非学界现有认识这么简单;进一步结合当时的局势可知,上京之战的进展态势也是金军攻辽战略的直接反映。

      一、《金史·卢彦伦传》与上京之战

      学者们多认为,金朝是在天辅四年(1120,辽天庆十年)五月辽上京留守挞不野投降之后即已稳固占领辽上京,这与《金史·卢彦伦传》的记载不无关系:

      初取临潢,军中有辛讹特剌者,旧为临潢驿吏,与彦伦善,使往招谕,彦伦杀之。辽授彦伦团练使、勾当留守司公事。天辅四年,彦伦从留守挞不野出降。授夏州观察使,权发遣上京留守事。师还,挞不野以城叛,彦伦乃率所部逐挞不野,尽杀城中契丹,遣使来报。未几,辽将耶律马哥以兵取临潢,彦伦拒守者七月。会援兵至,敌解围去,因赴阙。③

      据此记载,卢彦伦在天辅四年跟随留守挞不野出降。关于挞不野降金,《金史·太祖本纪》记载:天辅四年五月,“上亲临城,督将士诸军鼓噪而进。自旦及巳,阇母以麾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挞不野以城降”。④《辽史》也明确记载:天庆十年(1120)“五月,金主亲攻上京,克外郛,留守挞不也率众出降”。⑤

      又有《金史·毛子廉传》云:

      天辅四年,遣谋克辛斡特剌(即《卢彦伦传》之辛讹特剌)、移剌窟斜招谕临潢,子廉率户二千六百来归。令就领其众,佩银牌,招未降军民。卢彦伦怒子廉先降,杀子廉妻及二子,使骑兵二千伺取子廉。子廉与窟斜经险阻中,骑兵围之,两骑突出直犯子廉。子廉引弓毙其一人,其一人挺枪几中子廉腋。子廉避其枪,与搏战,生擒之,乃彦伦健将孙延寿也。余众溃去。⑥

      则由上引可知,卢彦伦投降在毛子廉之后。参看本段校记,关于毛子廉投金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传的天辅四年说;二是《金史·太祖本纪》与《辽史·天祚皇帝》的天辅六年说(1122,辽保大二年)。⑦若以天辅六年说为准,则卢彦伦投金时间也应在天辅六年之后。参酌《金史·卢彦伦传》的记载,金朝在卢彦伦投降之后才得以占领上京,则金人占领上京的时间不早于天辅六年。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前辈学者们对上京之战时间的判断。

      然而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似乎无人质疑卢彦伦、毛子廉二传,而是认为《金史·太祖本纪》及《辽史·天祚皇帝》系年有误。如1975年点校本《金史》卷二《太祖本纪》“校勘记一三”云:

      乙丑上京汉人毛八十率二千余户降。按本书卷七五《毛子廉传》,“毛子廉本名八十。天辅四年,遣谋克辛斡特剌、移剌窟斜招谕临潢,子廉率户二千六百来归”,即此事,在天辅四年,按之卢彦伦等传皆合,疑此处误。⑧

      这可视为一种代表性意见。其他如修订本《辽史》“校勘记”亦根据卢彦伦、毛子廉二传,指出《天祚皇帝》系年疑误:“毛八十降金当在天辅四年(辽天庆十年)五月金取上京以前。”⑨参与点校本《辽史》修订的邱靖嘉与苗润博也认同此见,且苗润博进一步指出:“《辽史》此处所记或系元人因循金代文献致误。”⑩2020年修订本《金史》同样在《太祖本纪》天辅六年七月乙丑“上京汉人毛八十率二千余户降”条下出校,认为系年疑误,理由同上。(11)从上述论断来看,辽金二史的点校者判定《辽史·天祚皇帝》与《金史·太祖本纪》系年有误的预设前提是《金史·卢彦伦》与《金史·毛子廉传》中系年正确。但两传系年果真正确吗?我们还需进一步搜索史料才能甄别。

      首先,考察《辽史》相关史料。其一,《辽史·天祚皇帝》保大三年(1123)正月条云:“上京卢彦伦叛,杀契丹人。”(12)这正好与《金史·卢彦伦传》载:金天辅七年(1123)“彦伦乃率所部逐挞不野,尽杀城中契丹”之事相呼应。其二,《辽史·萧乙薛传》亦语涉卢彦伦事:“(天庆)十年,金兵陷上京,诏兼上京留守、东北路统军使。为政宽猛得宜,民之穷困者,辄加振恤,众咸爱之。保大二年,金兵大至,乙薛军溃,左迁西南面招讨使。以部民流散,不赴。及天祚播迁,给侍从不阙,拜殿前都点检。凡金兵所过,诸营败卒复聚上京,遣乙薛为上京留守以安抚之。明年,卢彦伦以城叛,乙薛被执数月,以居官无过,得释。”(13)根据此记载可得如下三点认识:一、萧乙薛在天庆十年上京之战后接任上京留守,并且实际任职到保大二年(1122)上京再次失陷;二、因辽兵复聚上京,天祚帝第二次任命萧乙薛为上京留守,安抚士卒;三、保大三年,因卢彦伦叛变降金、萧乙薛被囚,辽上京才归入金朝版图。结合《辽史》两条材料可知,除保大二年被金军短暂破城外,从天庆十年上京之战后到保大三年卢彦伦投金前,辽上京始终在萧乙薛掌控之下,并未被金朝占领。其三,《辽史·耶律奴妻萧(意辛)氏传》曾指出卢彦伦在保大间有叛辽迹象,“保大中,意辛在临潢,谓诸子曰:‘吾度卢彦伦必叛,汝辈速避,我当死之。’贼至,遇害。”(14)这说明在天辅四年,卢彦伦尚未叛辽,再综合《辽史·萧乙薛传》的记载来看,卢彦伦投金的时间为保大三年是可信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