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22)02-0072-09 斯波义信指出:“从宋代到清代,县城的数量多达1 200-1 300个。因此,也就是说,如只是观察几个大都会城市(则)无所谓,但当谈及中国都市的全貌时,则须一直注意‘县城’这个‘常数’整体的状况和变化。”[1]2就宋代而言,学界一般以开封、杭州、苏州等大城市中所获取的认识来概括整个时代的城市面貌,近来学界意识到这一做法的局限,逐步重视起对中小型城市,尤其是广大的县治城市的研究,来梳理宋代地方城市研究的基本问题。 城市形态(Urban Morphology)这一较晚被引入史学研究的概念,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其研究目的在于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考察城市的生长过程以及促进或制约其生长的机制,进而建立一套对城市发展加以分析的理论。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同时包含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附着于城市物质形态之上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内涵[2]。因此,城市形态是考察宋代中小型城市,尤其是县治城市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 宋代县治城市不建城墙的现象十分普遍①,在受降水与土质问题限制的南方则尤为如此[3],南宋两浙地区鲜有筑城的县邑,是宋代县邑“开放式”街区形态的代表区域,且传世方志与地图资料相对丰富,适合开展城市形态研究。此外,在元明时期的筑城浪潮中,两浙几乎所有县邑都新建了外城,聚落形态更加自由的江南城镇在受到城墙的干预后,其空间格局随即发生了改变。浙东地区的海防门户——定海县城(在今宁波市镇海区),正是研究此类问题的典型代表。 一、五代时期定海设县与筑城之始 宋代定海县的前身为五代时期吴越国的望海镇,《宝庆四明志》(后文简称《宝庆志》)载:“唐武德四年,析句章置鄞州,八年,废鄞州为鄮县,则今定海乃为鄮县之望海镇……钱镠奄有吴越,复以隶明州,更名静海镇,寻置望海县,梁开平三年也,未几改曰‘定海’,鄮亦改为鄞。”[4]5225可以确知,宋代定海在设县之前本为一处军事据点。 然而,其他史料关于定海设县前后的记载与此颇有出入。清人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梳理了宋代之前定海的政区沿革情况: 望海,本吴越静海镇,一作望海镇。武肃王天宝二年闰八月,奏置望海县。《吴越备史》又作“静海县”,后改为“定海”。《顺存录》云“梁改定海”,《文献通考》云“宋改为定海”,未知孰是。[5]1617 吴任臣整理了定海设县前后的史料记载,但对各种记载的异同却未予以详考。记录这段历史较早的文献为钱俨所作的《吴越备史》,查《吴越备史》中定海设县前后的所有地名,共有“望海镇”“定海镇”“静安县”②“定海县”四种,最早者为“望海镇”,《唐会要》载元和十四年(819)薛戎曾奏请望海镇脱离明州管辖[6]1442,已有“望海镇”之名。《吴越备史》载广明元年(880)刘汉宏“出战船习于望海”,又载黄晟(859-909)“初应募于望海镇”,时在中和元年(881)之前,则定海设县之前确有名为“望海”的军镇。 《十国春秋》所谓“静海镇”者,与《吴越备史》之文不同,应为梁开平三年(909)钱镠所更之名。是年朱行先镇守该镇,《十国春秋》载朱行先“寻为静海镇遏使,在镇恩威并行,甚著声誉,凡十有五年”[6]1233。这段记载的史源为朱行先的墓志铭: 时天下都元帅吴越国王亲统全师,抚宁郡县,以有功者宜加爵赏,遂封协力勤王功臣,寻封佐正匡国功臣,加封右仆射。仍委之静海剧镇。府君之屯细柳也,锄耰荆棘,板筑城垒,不日而就。不恃其宠,不劳于民。卒、众辑睦,镇、县和同,商农工贾不改其业。亲载耒耜,遍植桑麻,以备祗奉,使臣供承南北,十五年内外无闲言,盖恩威并行,缓猛得所矣。以宝大元年夏四月得疾弗兴,至秋七月二十三日,终于静海镇之官舍。[7]4598-4599 从这段文献中可知,自宝大元年(924)的15年前开始,原望海镇已更名为“静海镇”,且被视作“剧镇”,朱行先在此修建城墙,为定海筑城之始。这段记载可与《吴越备史》互相印证:开平三年(909)五月,吴越王钱镠“复巡明州,因城定海镇”[8]115。所指即朱行先筑城之事,唯镇名不同③。同年闰八月,“敕置苏州吴江县、明州静安县[原注:今定海县是也],从王请也”[9]119。可见,定海设县始于此时无疑,而唯县名与前文“望海县”不同。但上引碑文载朱行先于15年后病逝于“静海镇之官舍”,则在设县多年之后,“静海镇”之名仍存,又似与《吴越备史》之文相悖,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正表明五代时期,静安(或望海、定海)县和静海镇是同时存在的两种行政建制,碑文“卒、众辑睦,镇、县和同”句,揭示了五代及南宋定海县城的独特城市空间构造,即军镇(寨)与县城的“双子城”格局。 二、《宝庆志》附图中的南宋定海县城 朱行先所筑之城,相传为宋代定海县城的前身。《宝庆志》载:“县城周环四百五十丈。濠三百余丈,世传钱氏开邑时置。”[5]5229宋代周长450丈的城墙,合当时2.5里,建造起来工程量并不大,基本符合上引碑文中“板筑城垒,不日而就”的记载。十分难得的是,《宝庆志》收录的定海县城与定海县境的地图,作为少见的传世宋代县治城市地图与政区地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南宋乃至五代时期定海县城的基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