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22)03-0141-06 DOI:10.16339/j.cnki.hdxbskb.2022.03.018 近些年来,不论是在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平台,还是在移动应用软件市场,都出现了一批供用户匿名发布信息的网络“树洞”:拥有粉丝数超过3400万的“微博树洞”,超过11万次回答的知乎问题“有哪些你只能匿名说出来的秘密”,华为应用商城被安装超过240万次的App“Tell”都是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代表。“树洞”的现代意义源自童话故事《长着驴耳朵的国王》。在该故事中,一位理发师由于长期为国王保守其长了驴耳朵这一秘密而不堪重负,最终他无法忍受独享秘密的痛苦,跑到山上对着一个“树洞”吐露了这个秘密。“树洞”由此喻指供人袒露心声的隐秘空间。前互联网时代,人们常常会谨慎地选择一个实体“树洞”来安放自己心底的秘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树洞网站、树洞微博、树洞App等各种网络“树洞”成为人们敞开心扉、倾吐心事的新渠道。本文以追溯“树洞”传播形态之演变为起点,进而从个体、平台与社会等多个维度来考察网络“树洞”的特征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与讨论。 一、从传统“树洞”到网络“树洞”:传播形态的演变 “树洞”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传播对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倾听了无数过客的秘密。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倾诉秘密的欲望有增无减,对“树洞”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而“树洞”也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兴媒介技术,实现了向网络平台的转化。面对“树洞”从传统实物向网络媒介的演化,我们不禁要发问,在这一过程中,其传播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传统“树洞”:在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 众所周知,早期的“树洞”传播是对着真正的“树洞”进行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种传播形式?我们知道,人内传播是一种自我互动,自言自语是它的明显表征[1]。而自言自语通常以心理活动及思维活动存在于身体内部或将其以语音形式外在显现[2]。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一个人对着“树洞”说话似乎也是一种“自言自语”,但这种假象的形成无非因为言说者的倾诉对象“树洞”,从来不曾给予言说者任何回应,它只是在默默地“倾听”。但在本质上,这种言说还是个体无法控制的向外倾诉,即便其言说对象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倾听。这正如在电影《花样年华》的片尾,梁朝伟对着吴哥窟的那个树洞喃喃低语自己的心思,希望将心底的爱恨情仇尘封于其中。也正因如此,“树洞”传播这时已部分超越了人内传播的边界。 换个角度,一个人在说,一个对象在听,“树洞”传播这时似乎又有了人际传播的意味。然而,这时“树洞”里的说与听是分离的,只有秘密倾诉者在发言,而作为倾听者的树洞既无法听懂,更无法反馈。换句话说,言说者与倾听者之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单向交流。而人际传播所强调的显然是对话性,是“我说你听,你说我听,我们交替地说,交替地听”[3],是一种彼此之间的双向交流。由此观之,“树洞”传播显然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传播。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传统的“树洞”传播是个体的向外倾诉,但由于倾听者的沉默与交流的缺席,又使其成为言说者一个人的“独角戏”。在这层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说,传统的“树洞”传播介于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 (二)网络“树洞”: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实体“树洞”演化成虚拟的网络“树洞”。在网络“树洞”那儿,传者与受众通过浏览点赞与评论回复形成了你来我往的双向交流,不再只是秘密倾诉者的“对空言说”。但是两者之间的互动是经过了网络“树洞”这一中介物而达成的,并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即传播过程由“传者—受众”转变为“传者—互联网平台—受众”。而人际传播一般被视为发生在两个参与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4]91,由是观之,网络“树洞”的传播可以被视为一种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 不过,在这种传播形态中,还是发生了一些关键性的变化。一方面,整个秘密倾诉环节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倾诉者与倾听者能够实现异步的交流与互动,倾诉的内容被长期保存在网络平台,可以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随时浏览或评论,一些评论者之间甚至还形成了超越“手拉手”达到“心连心”式的对话;另一方面,由于媒介技术的介入,哪些秘密能被发布、如何发布,以及发布的秘密所得到的回复又会被怎样进行排序,则受到互联网平台相关规则的限制。 总之,通过以上这种历时性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树洞”的传播形态已经由传统“树洞”的介于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走向以互联网平台为中介的准人际传播,这不仅展现了技术对传统传播方式的赋能,也让新的网络“树洞”具有了更为复杂的特性。 二、个体、平台与社会:考察网络“树洞”的三个维度 将通过网络“树洞”进行的交流视为一项传播活动,仅仅是我们认知它的第一步,分析这一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才是我们考察其特性及功能的入口。在此,笔者选择从个体、平台与社会这样三个维度,深入探究网络“树洞”为何得以长期存在,当下它又以何种形式存在,以及这种存在发挥了什么样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