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时期江州周氏宗族的迁徙及相关问题考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粟品孝,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宋史和巴蜀文化史研究。四川 成都 610064

原文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江州周氏宗族是指宋儒周敦颐定居江州之后的族人,他们在南宋至元明时期数百年间多次迁徙。两宋之交的战乱对其打击巨大,周子长子周寿一系遭受重创,六子中五子不见有子嗣,第五子季仲之子周兴裔(周子四世孙)或背井离乡,约在南宋中期卒葬苏州(时称平江府)常熟县;兴裔长子周昺续任常熟县尉,遂家于此,兴裔后被尊为苏州周子后裔的始祖。留居江州的周子次子周焘一系在南宋晚期再有迁徙,其中周子五世孙周洵携全家返回道州;续居江州的周子后裔则在元朝末年受到兵乱冲击而散走他方,其中周子九世孙周铅得避居江州瑞昌县。至明代中期,道州的周洵后人周伦(周子十三世孙)又迁回江州(时称九江府)为周子守墓,并与瑞昌的周子后裔相认,共续濂溪血脉。而迁至常熟的周昺一系,从宋末元初的周才(周子七世孙)到明朝后期的周与爵(周子十七世孙)一辈,历时数百年,先后有族人迁居吴县县城和长洲县城,实际均在苏州城内移徙。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22-02-011

      宋代大儒周敦颐本是道州营道县(治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居于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死后亦葬于此,因而其后人便定居于江州。但至明代中期,江州(时称九江府)地方官却要从道州把周子十三世孙周伦请来为周子守墓。这不禁令人生疑:居于江州的周子后人是何时重返道州的呢?是否全部离开?如果不是全员迁徙,那么留居江州的其他周子后人又去往了何处,以至明朝要从道州向江州派遣周子守墓人?还有,从元明以来的各种周氏族谱、文集和苏州本地的一些文献来看,苏州有一支周子后裔,是江州周兴裔(周子四世孙)之后。其说是否可信?如何形成?厘清这些问题,或可为我们认识周敦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把握周氏宗族的发展轨迹和分布地域、理解我国古代宗族的迁徙流转和存续演进,提供更为准确深入的认识。

      一、江州周子后裔迁回道州的时间

      《明史·儒林传》曾为周子后裔中第一位被朝廷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周冕立传,言其生平事略曰:

      周冕,先贤元公周子十二代孙也。其先,道州人,熙宁中,周子葬母江州,子孙因家庐山莲花峰下。景泰七年,授冕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还乡以奉周子祀事。[1]7303

      这段文字很容易让人认为,周冕本居于九江府,明景泰七年(1456)被朝廷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后,回到道州,承奉周子祭祀之事。其实,此说不足凭信,周冕的祖先早已从江州回到道州,周冕是土生土长的道州人。当时朝廷授予周冕翰林院五经博士的官方文档,就明确有“湖广永州府道州起送周濂溪嫡长子孙周冕到部”“欲将周冕填注翰林院五经博士,仍回原籍湖广永州府道州,以奉祭祀”等语[2]卷首《历代褒崇礼制》。

      那么,周冕的祖先是什么时候从江州回到道州的呢?

      元明以来,在周子宗族内外有一种说法,就是周敦颐二子周寿和周焘的后人是分别住在江州和道州的。如元儒欧阳玄在为道州路重修濂溪书院作记时就说:“先是,周子有子二人,长司封郎中寿,次直徽猷阁待制焘。寿之后迁居江州,焘之后居道州。”[3]卷五《道州路重修濂溪书院记》这种泾渭分明的分居情况可信吗?

      明代中期修成的《瑞昌县志》著有《周寿传》,其中写道:

      周寿字元翁,濂溪先生之伯子也。家世舂陵之营道。熙宁间,先生知南康军,元翁侍焉,熙宁六年壬子六月七日先生殁于任。寿偕弟焘字次翁者,茔先生于太君母夫人墓左,从遗命也,在(江州)德化县清泉社三起山。明年癸丑,次翁归道州,守先业。元翁以墓祀留,登元丰壬戌黄裳榜进士,领司封郎中,子孙因于其故庐家焉。[4]卷六

      这里不但把欧阳玄所谓的周子二子分居说讲得更为具体,而且明确说次子周焘是在周子安葬的次年即熙宁七年(1074)回到道州,承袭先业的。明代中期永州府同知鲁承恩编《濂溪志》,见《周氏族谱》中有《元公家本行实》,内有周敦颐遗命,言其卒葬江州,“寿当留此,以看守祭扫;焘还故里,奉蒸尝,守丘垅”①。这一说法在周子宗族内长期流传。如明代晚期苏州的周子十七世孙周与爵父子在所编《元公世系遗芳集》的跋语中就说:“元公生二子,长曰寿,次曰焘,皆补太庙斋郎。……焘之一枝世居营道,而寿则从元公,徙居九江。”[5]卷一五②清代后期道州的周子二十四孙周诰在新编周子《年谱》的末尾省去了周寿一系曾居江州的历史,直言其“生子六,从官居吴中”,但仍说周焘“生三子,居道州”③。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南宋中期赵汝谊在淳熙四年(1177)来道州后④,曾处理一起土地纠纷案。说是周子先茔的墓田,在守墓人和知情人相继去世后出现了流转,并导致周子族人和周子舅家何氏之间的长期纷争。赵汝谊成功处理好后,“令先生江州后裔亦闻之”[6]189。道州的土地纠纷案结果要通报周子的“江州后裔”,说明此时周子后人还住在江州,没有回到道州。特别是此时周子“故宅基尚属何氏”,居住者何揖“于淳熙十一年以其地归于意之曾孙兴嗣”[6]183。周子故宅不还于周子后人,而要归于周子从弟周意之后,更说明直到淳熙十一年(1184),周子后人也还没有从江州回到道州。

      上段引文中的周子“江州后裔”,当时有哪些人呢?据时知南康军的朱熹所见,至少有周子曾孙直卿、正卿、彦卿和玄孙涛等人。淳熙六年(1179),朱熹为周子《爱莲说》作跋,称“先生曾孙直卿来自九江,以此说之墨本为赠”[7]4192。两年后即淳熙八年(1181),朱熹罢知南康军后受邀到江州濂溪书堂讲说《太极图》,其时“先生之曾孙正卿、彦卿,玄孙涛设馔光风霁月亭”[7]4363。三十多年后的嘉定六年(1213),吏部员外郎李埴路经江州拜谒濂溪祠堂,曾与周子五世孙周澹等人“晤语久之”[6]151。

      以上五人姓名,在现存两部宋刻周敦颐文集保留的周氏族谱部分内容中均有记载⑤,且知直卿、正卿和彦卿都是周敦颐次子周焘的长子周縯之子,是亲兄弟;周涛为直卿长子,周澹为彦卿之子。他们当时还全部居住在江州。

      就在李埴到江州拜谒濂溪祠堂的前一年即嘉定五年(1212),方信孺来知道州,他“访求濂溪之裔,得兴嗣之子錀,以为学宾”[6]183,就是任命周錀为道州州学学宾。诚如前述,周兴嗣为周子从弟周意曾孙。方氏专门访求周子后裔,却只得到周子从弟周意之后,说明此时周子后代也还没有从江州回到道州。嘉定十年(1217),龚维蕃来知道州,他在考究濂溪祠堂故基时,“延见群士,扣濂溪所向,皆言今祠非故基。其后访于錀,尽阅累世契券,亲至其地,质于乡邻族党,始得其实”[6]183。这段文字见于他次年写成的《道州重建故祠记》,访求的还是周子从弟周意后人。这说明,至少在嘉定十一年(1218)时,周子后裔仍然没有从江州回到道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