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节面临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天然(1987- ),女,山东济宁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博士(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文化产业正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节发展进入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重要节点。具体来说,我国艺术节当前面临经济态势对艺术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全球化影响下艺术节的“同质化”、对艺术节内在规律把握不够以及由此造成的“艺术性”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艺术节的发展要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紧密对接、根植于传统文化并打造中国原创的艺术节品牌、保持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有机平衡、找寻失落的“仪式”并铸造艺术节的精神内核。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21)06-0114-10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21.06.012

       艺术节是一种典型的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内容,将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品交易等相关艺术活动集于一身,具有相对固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具有一定的组织原则和运作方式的现代节庆活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提高大众艺术欣赏水平、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艺术节在建构城市形象、塑造文化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旅游业等推动城乡建设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艺术节在世界许多城市和地区不断出现并快速发展。国内许多艺术节在经过了快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当前我国艺术节发展的环境、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过分析与阐释,尤其是在我国艺术节如何借鉴西方艺术节的经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国内学者对艺术节的研究热情与日俱增,但我国的艺术节发展呈现出“实践走在理论之前”的特殊文化现象,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随着国内艺术节的不断发展,如何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节成为当下理论界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考量,本文拟结合时代特点、本土文化,对我国艺术节既能够较好地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节日的成功经验、又能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节日的现代优长,从而打造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艺术节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我国艺术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中国与世界打开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大门,也随之迎来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节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的艺术节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艺术节在经过了大发展之后,也部分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因此,要破解当代艺术节发展的瓶颈,需要我们把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查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首先,经济态势对艺术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艺术节的经济属性被过分凸显不仅在中国有所表现,而且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艺术节发展的普遍问题。这种情形随着近两年来新冠疫情的蔓延表现得更为普遍,疲惫的经济态势与蔓延的疫情相迭加,使艺术节的举办雪上加霜。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9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将以3%的速率稳步增长,但经济下行风险在增加,全球经济增长非常不平衡。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0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正从危机恢复,但未来将面临漫长、不均衡且高度不确定的艰难爬坡之路,并呼吁世界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性复苏。②近些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和脆弱性不断凸显,经济复苏在艰难曲折中缓慢进行。与此同时,艺术节的举办又离不开经济基础作支撑,离不开资金和经费的支持。客观地说,艺术节经费来源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分别来自政府、基金会、社会赞助和捐赠以及自身经营等,当全球经济呈现低迷态势之时,势必会对艺术节的发展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运作资金及艺术节消费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其次,呈现“多而不精”“多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自20世纪下半期开始,艺术节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当世界各种文化在便利快捷的信息传播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借鉴、从而融合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文化时,文化的同质性也潜行于世界各个地域之间。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之下,当代艺术节的同质化问题凸显在多个方面,体现在艺术节整体风格的雷同,如办节模式的千篇一律、节目内容的如出一辙、主体精神的缺失、顶层设计的缺乏,显现出“多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尴尬境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③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当前,国内一些艺术节也存在着此类问题。近些年来,“艺术节热”不断升温,出现了诸如“环保艺术节”“校友艺术节”“时钟艺术节”“茶文化艺术节”“啤酒文化艺术节”等各种冠以“艺术节”头衔的节事活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节事活动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节。倘若模糊了艺术节的本质内涵,忽略了艺术性而过分强调商业性,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地举办艺术节,那么这种举办动机和目的的扭曲与偏差,会使艺术节过度商业化,失去艺术节原本的意义和应有的艺术价值,失去持久的生命力,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阿维尼翁艺术节、拜罗伊特艺术节等世界著名的艺术节,之所以能够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艺术至上”的宗旨。坚持艺术节的“艺术性”是保证艺术节长久发展的首要基础,是保持艺术节持久生命力的基本条件,成功的“艺术节”离不开“艺术”的参与。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我国艺术节需要克服那种“多而不精”“多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第三,艺术节的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艺术从来不是用作孤芳自赏的,艺术节也是如此。只有提高公众对艺术节的参与度,才能使艺术的审美、娱乐、教化等社会价值得以体现。作为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的成果汇聚,艺术节是为大众服务的,其最重要、最广泛、最根本的受众是人民大众。因此,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广度和深度,是评判一个艺术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艺术节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公众参与度已成为多国艺术节非常重视的指标。从公众参与度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我国艺术节尽管也重视公众的参与度,但从实际情形来看,收效不是太明显。具体说来,公众对艺术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艺术节本身而言,一是艺术节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艺术节对观众所设置的“门槛”需要进一步降低。艺术节公众参与度的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只有使艺术节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稳定的深度关系,让大众参加艺术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艺术节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挥和彰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