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811/j.cnki.eer.2021.11.001 有别于早期增强型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媒介传播、平台共享工具之意义,更创设了一个与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支撑的全新的信息空间,引发了一场颠覆原有人类生产生活结构的空间革命[1]。新的空间呈现出时空灵活、多模态化、过程数据、信息众筹、复杂网络、互联互通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对原有业务流程、劳动分工和组织体系产生“化学反应式”的变革效应,“互联网+商业零售”就是典例,淘宝等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仅是线下到线上交易场景的变化,更是包括主体、模式、理念、体制在内的整个商业零售逻辑和市场格局的颠覆性改变。“互联网+”已沛然发展,莫之能御。其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影响已初露端倪,除了发挥时空灵活特性支撑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教育的组织方式、服务主体也开始发生变化,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跨班、跨校组班授课,校外机构和企业作为新型主体提供教学服务等。 但当前我国仍处于互联网推动教育领域变革的初始阶段,尽管各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教育实践创新层出不穷,但互联网思维尚未普及,优质资源共享仍然为主要应用形态,互联网的主要作用仍然是扩大学校教育的普及范围和提高学校教育的服务能力,我们更多地关注利用技术强化原有实践,“课堂搬家”“穿新鞋走老路”“关注教学应用而忽略中观和宏观改革”“创新经验昙花一现”等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理念和管理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教育”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大范围推广。“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作用尚未充分显现,理论滞后于实践、对教育根本性问题及规律的认识不清成为社会对教育信息化诟病的重要原因。这使我们意识到,互联网重构教育,不仅仅是手段方法的变革,更是理论思想的变革。认识教育教学新规律、发展“互联网+教育”理论体系成为时代给予教育研究者的新任务。“互联网+教育”理论的创新,是帮助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解决盲目、偏狭和局限性误区,从本质上明晰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规律、把握“互联网+教育”实践方向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过程中的种种迷思和困境,从“互联网+教育”理论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应重点关注的十大学术新命题,以期帮助“互联网+教育”研究者把握研究方向,以理论创新来推动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历史进程。 二、“互联网+教育”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也再次明确“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将“服务实践需求”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面向基层一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教育科研的实践性,以重大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支撑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当前“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实践已经萌芽,原有的教育理论在支撑“互联网+教育”实践发展方面的局限性日趋凸显。攻克教育变革实践难题、推动实践发展与创新,既成为“互联网+教育”学术创新的原动力,又是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因此源于实践并归于实践,从实践中汲取慧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才是“互联网+教育”研究的终极旨归。
图1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十大新命题 (一)坚持问题导向,锚定“互联网+教育”的关键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互联网+教育”涉及方方面面,所衍生的新问题也不胜枚举。在互联网推动教育领域变革的初始阶段,应重点聚焦技术重构教育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重点破解原有理论对“互联网+教育”实践指导失灵的窘境,例如在线教学与面授课堂迥然不同,运用传统教学理论解释和指导在线教育无异于方枘圆凿。因此,秉承破解关键问题的价值取向,从我国教育实践现状和本土问题出发,笔者从知识新内涵、学习新机理、教学新结构、教学新规律、教学组织新方式、学校新形态、供给新模式、教育新业态、治理新体系、研究新范式十个方面,列举了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初期应重点破解的学术命题。 (二)坚持时代导向,运用新理念和新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启示我们理论创新要“立足时代条件、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揭示深层次的教育规律提供了新方法,驱动了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向数据驱动的循证式研究范式的转变[2];与此同时,互联网加剧了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渗透融合的趋势日趋显著[3],传统“单学科、封闭式”的科研组织理念难以支撑复杂教育问题的解决。紧跟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利用数据科学思想,综合多元研究范式,秉承开放、联通、协作的科研组织理念,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来推动面向教育改革瓶颈问题的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