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新格局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赤萌,中國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研究所研究員(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着內在的經濟邏輯與學理基礎,是中國順應經濟發展歷史規律作出的戰略選擇,並以區域一體化戰略為重要支撐。具有“一國兩制”獨特性的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形成與區情相配套的“雙循環”模式與建設路徑:優化區域要素重組和整合能力,暢通內循環;拓展國際高端要素的集聚與輻射能力,強化外循環;創新區域軟基建,構建內外循環規則雙向銜接的轉換機制。需要以“一國兩制”紅利最大化目標為原則,策略性地軟化邊界效應,形成“以內為主、內外互促”區域高質量發展模式。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74-1824(2022)01-0026-14

      在當今全球化經濟體系中,所有經濟體都已不同程度地參與全球分工體系、嵌入全球產業鏈,都存在內循環與外循環,只是重心、方向和結構有所不同。“十四五”時期中國轉向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將其作為未來五年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以及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這既是新形勢下中國經濟應對內外挑戰的戰略抉擇和實施路徑,同時也有着內在的經濟邏輯與學理基礎。內外循環關係的結構轉型,同步貫穿於區域發展戰略,並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與路徑選擇。

      一、基於學理視角的“雙循環”:內涵與核心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內涵很廣,不僅反映了內外循環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結構之變,還包含着多重深層次內容。“十四五”時期着力構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模式,不僅要暢通與發展“內循環”經濟,夯實內需基礎、通過內需增量與消費升級賦能產業鏈升級、推動自主創新,還要通過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外循環”,以規則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動更高層次開放,全面升級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重塑競爭新優勢,為高質量開放與發展奠定基礎。整個系統綜合推進,以此形成一種內循環與外循環互相推動的螺旋式發展新模式。作為中國新發展階段的發展戰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着其獨特的經濟背景和內在的經濟邏輯。

      從學理上看,“雙循環”新格局涉及要素流動、資源稟賦調整、產業鏈提升、體制規則優化等多個領域,是全球化經濟規律在中國新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基於不同的理論視角,“雙循環”的內涵與核心,有着各自的側重點。

      (一)基於經濟循環視角

      “經濟循環”是“雙循環”最基本的概念,因經濟空間視角的不同,“經濟循環”的內涵構成與側重也有所不同。在宏觀層面,“經濟循環”包括生產和再生產環節的循環;在中觀層面,“經濟循環”既包括產業經濟之間的供需循環,如金融與實體經濟、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內部的供需循環,也包括如何構建能夠不斷滿足最終消費需求的供給體系;在微觀層面,“經濟循環”包括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①

      基於“經濟循環”內涵空間的多層性,“雙循環”涵義的外延,在空間上進一步區分“國內”與“國際”兩個經濟循環,兩者既相互區分又存在內在聯繫。暢通經濟循環的核心,就內循環而言,重點是要解決中國經濟運行中“重大的結構性失衡所導致的經濟循環不暢的問題”,涉及供給側、需求側相關改革;而外循環的重點,則是要應對及預防正常經濟循環鏈條出現問題,提升產業鏈韌性、增強供應鏈彈性與抗風險能力。美國對中國經濟與科技圍堵、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對部分產業鏈穩定性造成衝擊;疫情引發全球供應鏈局部斷鏈,也將推動各國加速產業鏈的調整與重構,都會對經濟循環產生衝擊。

      從經濟循環的視角,“雙循環”的實質,是更高質量的國民經濟循環,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更加積極主動作為的國民經濟循環。“雙循環”中的國內循環、國際循環,同時又是相互交集的兩個體系,其內在聯繫體現在:“雙循環”中的國內大循環,內含着開放性,每個環節中都可能有國際循環的參與;“雙循環”是一種雙向循環,具有內在統一的邏輯關係,存在相互促進的互動空間,進而呈現出內循環為主、外循環賦能、雙循環互促的新特徵。

      (二)基於要素流動視角

      要素流動的視角相對經濟循環較為微觀,將國家間、區域間、產業間、產品間的分工網絡及相互關係視為生產要素間的關係,體現為要素的流動、組合。任何經濟體的經濟循環、生產與再生產的有效運行,均有賴於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良性循環,而其基礎是生產要素在各個環節中的便捷流動、高效循環。一個通暢、高效的要素流動大市場,有助於生產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合理配置,進而成為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的動力。要素流動理論更多關注的是要素的流動與循環,主張消除阻礙要素流動與循環的各種因素。

      基於要素流動理論視角,“雙循環”的核心是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流動和高效循環,打通“雙循環”中的各個環節與各種堵點。無論是經濟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其關鍵是要讓生產要素能夠形成一種有效率的、沒有斷裂的供應鏈基礎上的循環,形成一種能夠吸收消化外部衝擊、推動國民經濟平衡穩定地向前發展的能力。

      從促進國內大循環而言,是要打破國內市場上存在的各種顯性與隱性的要素流通障礙,通過促進要素在國內的自由流動和要素市場化來塑造國內統一大市場,消除內部循環現有的不暢通、分割化和碎片化等現象,打通供給、需求、機制和市場一體化等方面的堵點。在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要素範圍涵蓋了土地、勞動力、專業人才、金融資本、技術成果與數據,從政策層面推動與促進要素定價的市場化以及要素在國內的自由流動。

      從促進外循環而言,要素跨境順暢流動與循環,重點是要確保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彌補和修復受到衝擊的產業鏈、供應鏈,並促進中國企業通過各種努力實現技術進步、產業鏈價值鏈持續向上攀升。借助外循環賦能,進一步提高內需循環的有效性與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目前,我國正面臨美國等部分西方國家在高科技領域的竭力打壓以及疫情衝擊引發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加速重構的雙重挑戰,需要把握產業鏈重構區域化的新演進趨勢,在更加深入融入全球大循環、努力參與各種多雙邊區域合作的過程中,增強供應鏈的彈性與消化風險能力,提升經濟韌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