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互动中的评价表达与知识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饶宏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话语功能语法、儿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芜湖 241002);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内容提要:

评价是人类的核心语言行为,儿童语用发展的重要观测点就是评价表达。研究儿童的评价表达有助于深入探索儿童的知识构建,系统解释儿童评价能力的发展,引导父母开展儿童社会化教育。本文在序列组织和话轮设计中分析儿童的评价表达,基于评价标准、指称基础、评价手段和评价互动四大要素,描写儿童的评价表达特征,探讨知识的互动构建过程,并整合提出“知识环模型”。这一新模型不仅可以诠释儿童评价表达的实现与理解机制,思考语言与百科的“孪生”关系,而且能为语言行为研究提供新路径,也有助于深化汉语立场表达研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人类的核心语言行为包括询问、祈使、叙述和评价等①。评价表达了对特定的人、事物或事件的正面或负面价值判断②,是人类分享信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心智能力和重要行为基础,它关涉内在的知识体系和外在的话语表达。会话分析和互动语言学一直深耕“评价”领域,在序列组织中系统考察评价表达的形式塑造和资源选用(Pomerantz,1984;Goodwin & Goodwin,1987;Ochs & Schieffelin,1989;Heritage & Raymond,2005;Schegloff,2007; & Mondada,2009;Sidnell,2014;Thompson et al.,2015;Couper-Kuhlen & Selting,2018;乐耀,2016;方梅、乐耀,2017;鲜丽霞,2018;方迪,2021等)。近些年越来越关注韵律及其他多模态(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参与评价表达的情况(Goodwin & Goodwin,2000;Haddington,2006;Ogden,2006;Li,2019等)。

      儿童的语言是在语用中发展的。学前阶段,儿童的语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人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日益凸显。儿童心理学(朱智贤,1993;林崇德,1995)发现,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核心表现就是评价能力。语言是心智之窗,从话语层面细致考察儿童的评价表达,可以为评价能力的发展提供系统解释。同时,评价作为人类分享知识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深入探索儿童的知识构建,从而深刻阐明社会互动对语言的塑造。评价表达是儿童语用发展的重要观测点。另外,作为公认的立场表达(stance-taking),评价表达是儿童语言社会化的重要目标(Duranti,Ochs & Schieffelin,2012),研究儿童的评价表达,也是在探讨儿童的社会化,检视行为规范的社会引导和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教育学意义。

      目前国际上对儿童会话中评价表达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尚未形成系统。Goodwin,C和Goodwin,M.H(1992)研究了黑人儿童互动的评价序列;Clancy(1999)展示了日本母亲如何用“可怕”一词回应儿童的不良行为;和Heinemann(2009)以good enough为例,研究了儿童在与照看者互动时的评价表达;Filipi和Wales(2010)比较了成人和7~12岁儿童的评价序列组织方式;Keel(2016)研究了日本2~3岁幼儿始发评价的具体方式,并考察父母的反应;Drijbooms,Groen和Verhoeven(2016)在不同的口语和书面语中调查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儿童在叙事中的评价使用;Burdelski和Morita(2017)基于日语家庭2岁幼儿的视频,从知识呈现的视角研究了幼儿的始发评价,揭示了幼儿对序列环境的敏感性。除了研究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也有研究探讨儿童同伴之间的评价(Burdelski & Mitsuhasbi,2010;Butler,2008;Goodwin,2007等)。国内尚缺乏儿童会话互动中评价表达的专题研究。总体上看,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还应增强,对儿童评价表达的核心特征和发展规律(尤其是汉语儿童的情况)、儿童的评价能力、知识互动构建以及社会化等相关问题的思考还不够充分。

      教育的重要前提是理解儿童知道哪些知识以及如何去表达知识(Bateman & Church,2017)。知识不仅仅存在于个体头脑中,更是在广阔的社会互动中共享和创造的。本文将基于儿童语用事实,立足会话序列和话轮设计③,在儿童评价表达的研究中探讨知识的互动构建,也从知识构建的视角揭示评价表达的实现与理解。下面先从评价标准、指称基础、评价手段和评价互动四个要素深入描写,继而提出“知识环模型”来系统解释评价表达中的知识构建,为儿童语用发展和立场表达理论提供参考。年龄段的选择上,Tomesallo等(1999)指出,只有在孩子四岁左右,才有能力将心理状态(知识或对事物状态的理解)归因于其他。李宇明(2019)指出“然而到了四岁之后,现有的语法学,似乎已无法描写冬冬的语言发展,我似乎也不知该观察哪些语言现象了。”靳洪刚(1997)也指出,儿童后期(4~6岁学前)语言研究非常缺乏系统关照。因此,本文选择《人生初年》所记录的乳名“冬冬”的汉语儿童4岁时的语料。

      二、认知心理与儿童的评价标准

      标准是评价的起点和依据,我们发现,儿童在进行评价时也是有标准的,这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有关,在话语表达层面会明示出来,如(1)中的下划线部分:

      

      我们感兴趣的是儿童依据怎样的标准⑤做出评价,又是如何建立起评价标准的?下面透过话轮形式的线索来洞察儿童的认知心理。

      (一)感知比较基准

      儿童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因此评价往往依赖于同类比较。而且儿童对评价对象的关注面比较单一,要做出多维评价并不容易。4岁儿童语料中,儿童的评价大多是基于比较,还会使用“比”字句。如:

      

      下面的例(9),儿童在序列中逐步明示其评价标准。书中注解⑥说“妈妈顿悟,冬冬是拿同样的年龄,上与不上幼儿园的人,谁学知识的多少来做比较的。”

      

      (二)特征类比依据

      侯世达等(2018)认为,大脑持续不断地将事物分类,“范畴”是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范畴化”就是将某个物体或某种情况与先前已有的范畴关联起来,其本质是尝试性的。范畴化的机制是类比,它们是人类认知的核心。在4岁儿童的语料中,儿童主要是根据具体表象来给对象归类做评价,比如“对她好”的标准可能仅仅是“给她做饭”或“给她买东西”,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涉世未深,再如评价“光荣”的标准为“同时得到红花、五角星和红旗”,因为儿童生活范围有限;此外,儿童能将类比得到的范畴作为评价标准,范畴即标准。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