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卍”字符美学意蕴的历史流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金元(1979- ),男,甘肃甘南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卍”字符是一个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中广泛存在的图像符号,也是佛教的瑞相符号,表吉祥、光明之意。以“卍”字符历史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远古时期的象征符号、佛教融合发展期的宗教符号,以及泛世俗化时期的装饰符号为节点,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美学意蕴的发展流变,分析其世界性、本土性特征中的人类情感和生命形式,从而揭示蕴含于其中的朴素之美、光明之美和世俗之美。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22)01-0127-08

       [DOI]10.16783/j.cnki.nwnus.2022.01.014

       自人类诞生以来,“卍”字符这个神秘且被广泛应用的符号便一直伴随着各种文明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卍作为一种纹饰、一种象征符号、一个字符,广泛见于西起希腊爱琴海诸岛、埃及、小亚细亚,东到中国,北自北欧、北亚,南抵印度次大陆等地”[1],它是世界众多民族所共同拥有的符号。几千年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其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与阐释,表现着人类共性的思维、价值和集体意识,在中国则更彰显着华夏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研究它对人类文化史和艺术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远古象征时期:神秘、朴素之美

       学界历来对“卍”字符的生成时间及蕴含之意观点不一,然据现有诸多溯源考证的资料来看,王克林先生对“卍”字符的考证较为全面和严谨,其《“卍”图像符号源流考》一文以考古学为视角,从时空分布、形式演变、渊源取象、寓意功能和族属谱系五个方面认定“卍”字符是来自中亚两河流域的萨玛拉文化和中亚、东亚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彩绘符号,“是距今六、七千年前,亚洲北部地区一些民族或部族所崇尚的一种宗教信仰,‘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的精神文化,是人类自身‘美化’了的符号艺术图像。”[2]在我国,“卍”字符分布的地域很广,南方和北方地区均有出现;年代也很早,陶器时代和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均有显现。据可考史料来看,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便出现过将类似四只鸟的喙由颈部相互交织后所形成的左旋卍字符,图中(图1)鸟喙两两一致呈对称分布,似尖刀一般伸向外围,表现出一种动态、神秘之感。可以说,绘制该图的原始先民在当时已经表现出了纯粹的“工匠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和朴素的审美观。此后,“卍”字符在马家窑文化(甘肃、青海,距今约5000年)、小河沿文化(内蒙古,距今约4500年)、后红山文化(辽宁、内蒙古,距今约5000年)、石峡文化(广东,距今约4000年)和大汶口文化(山东,距今约6500年-4500年)中均有出现,呈现出高频率、分布广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后红山文化彩陶中,“卍”居于罐体醒目部位,反映出该符号在当时先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部地区马家窑文化中出土的有“卍”字符的马厂型彩陶,不仅数量多,而且罐体色彩清晰,各类变形的“卍”更是显现出先民们对其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例如,有四个前端似蛙足的“蛙足卍”、有四个前端弧形弯曲延伸旋转的“风轮卍”及四个前端似小旗子的“旗形卍”,等等。然而,无论如何,所有图案均表现出“十”字基本造型不变和对称分布的特点,有的甚至可以觉出其运动之感。

      

       图1 河姆渡四鸟“卍”字符

       那么,这些出现在原始陶器上的“卍”字符之于人类究竟是何种意义的存在,它传递着原始先民怎样的思想?结合现有资料考证,学者们认为“卍”字符是以“十”字为基本母型,通过对“十”字的粗化、空心化、网格化及倾斜化后不断延伸并变换四个前端而组成新的图案,“少见单线十字,有空心十字,网格十字,米字十字,卍字也是由十字变化而成的”[3](P434),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十”与“卍”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的学者还将考古专家对甲骨文中“十”字与“巫”字的蕴含之意进行比较后发现,“巫”字所蕴含的“太阳的使者”之意与“卍”的光明之意相通,象征某种特殊的宗教力量和文化信仰。由此,笔者认为“卍”字符中蕴含着朴素的原始巫术思想,其在形式上一方面表现出对原始图腾的简化,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原始先民从内心对自然、自我的抽象化表达。

       除了这些原始陶器上所绘制的“卍”字符,远古时期的“卍”字符还出现在萨满教原始宗教信仰文化中,并成为其代表性符号。根据现有的考证资料来看,佛教寺院和佛身上所著或装饰的“卍”字符,“是古代近东和我国北部地区,游牧民族所奉行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相关的精神文化在佛教文化中的一种表现……是经文化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标志原始宗教的精神文化的艺术符号”[2]。这表明“卍”字符来源于原始宗教萨满教,它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涵化影响的一种表现,早早便具有了“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意味。从萨满教诸多的“卍”字符图案结构来看,虽然“十字四面末端外卷或内折部分有变化,但却不脱离其中十字形的主体。由于符号的对称规则,这就暴露和显现了它的来源和取象,不难看出是与人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图像。”[2]王克林将萨满教岩画中骷髅崇拜“灵魂不灭”的现象与《周易·系辞》中讲述原始人在观察自然万物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表述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卍”字符是史前人类对各类舞蹈人形进行综合加工抽象后的一种艺术表现,是人类自身“美化”了的艺术图像。

       在藏族文化中,“卍”字符被称为雍仲,分卍、卍两种类型,其出现的年代久远,从空间上广泛分布于藏民族生活的高原区域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目前已知资料来看,藏族文化中的“卍”字符最早出现于史前时期的“铜石并用时代”或“青铜时代前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始于距今3000年前到吐蕃王朝的建立结束)”。在这之后,“卍”字符主要出现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和北部那曲的高海拔岩画当中,“高原岩画中出现较多的符号有雍仲符号‘卐’和‘卍’、树木图像、日月符号、塔图像等,这些符号单独出现于岩画,固然有其意义。”“藏西岩画中的47个雍仲符号里,‘卐’有34个,‘卍’有13个。藏西地区的凿刻类岩画绝大部分属于前佛教文化时期的遗存,因此,这里出现的‘卍’类雍仲符号可以说与佛教文化没有关系。”[4](P99)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从阿里地区岩画早、中期的分期到新石器晚期彩陶纹饰的“卍”是先民们在受到佛教文化影响之前的自发创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