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22)01-0153-11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的一些词语,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可以用范畴来指称,但还有一些词语,需要通过梳理与开掘,方能见出其中的意蕴。在中国思想文化术语中,“默”是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源于先秦典籍。例如,《尚书·说命》:“恭默思道。”《论语》:“默而识之。”《周易·系辞》:“或默或语。”《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基本含义是指沉默、默记的意思,至唐宋,有时又与默会的意思相联系。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诗学观,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诗学范畴,至清代叶燮《原诗》,将“默会”作为诗学领会之要径,正式奠定了这一概念的诗学地位。“默”这一词语由人生领域进入审美领域,潜藏着丰富的蕴涵,如果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中的文论与美学蕴涵。本文拟就此进行分析与论证。 一、默:人生态度的择取与蕴涵 古代汉语中,默的含义远较今天要丰富。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又极具阐释价值的词,深入探析,又可以衍生出许多丰富的含义。 在先秦诸子之中,关于人生态度的争论是一个基本的话题。许多字词被纳入这种人生哲学范畴中,在孔孟与老庄的论述中,默成为一个特定的词语,大体是一个与“隐逸”相似的词,但“隐”是指一种政治的选择。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①而“默”则是一种态度,无论是在朝与在野,都可以沉默表示自己的态度。这种默的背后内容很复杂,但大体上是指一种韬光晦迹的生活态度。《周易·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王弼注:“君子出处默语,不违其中,则其迹虽异,道同则应。”②也就是说,君子在社会上相处,有时进取,有时隐退;有时发声,有时沉默。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恪守中庸之道,矢志不移。班固《奏记东平王苍》中称赞京兆祭酒晋冯:“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俗所莫及。”③三国时魏国王昶《家诫》:“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④《孔子家语·儒行》中指出: 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默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己不与,异己不非。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⑤ 这段话强调儒者的精神人格,由于有了道德力量的支持而默默无闻地作出贡献,虽然不为上下所知,也不会改变志向。所谓“默而翘之”,指的就是这种默默不语、不汲汲惶惶的人生态度。不管世道如何变化,其精神信仰不会随大流。儒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特立独行者。儒家还认为,儒者这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的风骨,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沉默,《孔子家语·儒行》讲:“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尚宽,底厉廉隅,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⑥ “默”作为人格精神境界的关键词,在秦汉之际产生的儒家经典《中庸》中,得到了拓展,蕴涵深沉。这篇重要的儒家经典赞美:“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孔颖达疏曰:“若无道之时,则韬光潜默,足以自容其身,免于祸害。”⑦孔颖达是从明哲保身角度去解释的,但这里所说的“容”,显然不仅是保命,而且具有决不同流合污的意思。默是中庸之道的践行,中庸之道决非苟且偷生,而是被赋予人生态度与道德遵守的意义。这里的君子人格境界获得了美的价值与光彩,而默这个词语也被赋予真善美合一的价值。隋末王通《文中子》中提出:“《大雅》或几于道,盖隐者也。‘默而成之,不言而信。’”⑧王通认为,《诗经·大雅》中的作品,大多是当时的隐者在沉默中发愤而作,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唤起乱世中人们对于王道之治的向往。 在东汉晚期,这种默的含义越来越具有反抗黑暗、洁身自好的价值。例如《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传》记载,梁鸿对当时的世道不满,沉默不语: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⑨ 梁鸿对汉章帝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满,默默不语,妻子孟光问他为什么默不作声,是不是欲低头屈服社会现实,梁鸿闻之,毅然与妻子遁入霸陵山中隐居,以诗书弹琴自娱,仰慕前世高士。同时,他的隐居并不意味对于社会现实的屈从,当他经过京师洛阳时,作《五噫之歌》,尖锐地嘲讽与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乃至于汉章帝看到这首诗后,恼羞成怒,派人访拿他,于是梁鸿不得已隐居齐鲁间,与妻子举案齐眉,“潜闭著书十余篇”⑩。客死他乡,临死前嘱咐妻子不葬乡里,葬在高士伯鸾墓附近。 刘宋时的高士陶渊明的人格更是受到这种潜默人格的影响。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指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1)文中塑造了一位恬淡自如、好静少言、诗酒自足的五柳先生。这位先生其实是陶渊明的自况。我们不妨以《文选》中选录的南朝刘宋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与之互证。作为陶渊明的知己,颜延之在陶渊明去世后写了一篇追思好友的诔文,赞美陶渊明沉默隐逸的人生态度:“夫旋玉致美,不为池湟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岂其乐深而好远哉?盖云殊性而已。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12)这是歌颂陶渊明特立独行的人格,犹如山中的美玉与芳草一样,它们深藏在山林之中,不为权贵的点缀,惟其如此,越发显出独立傲岸的风骨,颜延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