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离散群体的战争记忆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惠芬,女,福建诏安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太平洋战争前后,东南亚华人离散群体(华侨)中的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及幸存者写给中国家人、亲友的跨国书信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来批”的一部分。这些侨批书写华人离散者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遭遇,记录了个体华侨的战争体验,保存了他们对战争的叙述与情感,反映了国际大事件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的深刻影响及其适应,体现了战争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财产、心理、家庭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东南亚华侨对太平洋战争的战争体验与鲜活、丰富、深刻的战争记忆,是华人离散群体与东南亚国家华族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侨批显示,太平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东南亚华侨生活与情感的转变,促使跨国书信内容、情感表达及书写风格的变化。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21)06-0107-13

      战争记忆是交战国双方的全体社会成员围绕战争中的经历(或称之为“战争体验”)的记忆,是由个人、群体、国家等多个层面的记忆组成的集合体。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加害者群体的真实战争体验,是战争记忆构成的基本要素。基于种种原因,抗日战争结束后,海内外华人关于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记忆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许多民间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的国内外因素影响下,战争记忆得到关注与重新认识。①目前海内外华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内民众,包括福建、广东侨乡民众的战争记忆的探讨。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因太平洋战争(1941-1945年)爆发而开辟的东南亚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由此产生的战争记忆是海内外华人中的跨域群体——华人离散群体(即华侨)战争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有关资料不易获得或重视不足,华人离散群体的战争记忆一般为学界所忽略。②

      太平洋战争前后东南亚华人离散者寄给闽粤等地的家眷、亲友(即侨眷)的跨国书信,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来批”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称之为“太平洋战争侨批”(或“太平洋战争华侨书信”)。③侨批是海外华侨与中国侨眷跨国联系的主要联系方式,一般包括华侨汇款、跨国书信(包括华侨的来批与侨眷的回批)及所寄物品等。侨批中的跨国书信保存着华侨与侨眷“在国际迁移过程中的叙述与情感表达”④。20世纪80年代以后,侨批逐渐得到收藏者与研究者的重视。21世纪初侨批被认定为档案资料,并于2012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后,作为新研究资料,侨批的整理、出版与研究步伐加快。现有侨批研究成果丰富,集中于侨批的经济价值(即侨汇)与运营系统。⑤

      作为已经发现的十几万件侨批中的一部分,太平洋战争侨批保存了东南亚华人离散群体对太平洋战争的记录,内容涉及战前华侨的备战与战争预测,特别是作为战争经历者在战争期间的见闻、感受,以及写信时作为战争受害者与幸存者的状况等。这些描述与表达夹杂着寄信人丰富、复杂的情感与价值判断等心理层面的因素,为了解东南亚华侨对太平洋战争的记忆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笔者利用这些资料,从战争亲历者的角度探讨华人离散群体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遭遇、情感及大战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揭示其战争记忆。

      一、太平洋战争与华侨跨国书信

      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两省,特别是福建南部(闽南,包括漳州、泉州、厦门)与广东东部(粤东,包括潮汕一带与梅州)。华侨与他们留在中国的亲眷分居两地,和平时期,双方一般通过侨批等方式保持联系。根据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陈达的考察,寄侨批的华侨“大概是离国不久的人,平常与家乡照常通信,自己亦偶尔回家”⑥。然而,太平洋战争切断了绝大部分海外华侨与侨眷的跨国联系,致使跨国联系几乎完全停顿。⑦因此有关太平洋战争侨批主要写于战争爆发前与战争结束后。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大部分东南亚华侨的文化与政治认同对象是他们的祖籍国中国。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广大地区,包括东南亚华侨的故乡闽粤等地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日寇的侵略,生活在此的侨眷生活深受战争的影响。影响也波及华侨,并成为一股调动华侨的力量,促进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高涨。⑧在国民政府的号召、动员下,东南亚华侨“从工商界到劳工界、学生界,从青年到妇女儿童,不分阶层、党派、团体、帮派、职业、居留地”,积极参与祖国抗战,他们输资输财,或回国参加抗战,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之一。⑨据估计,1937-1946年间,主要由东南亚华侨组成的世界各地华侨为抗日救亡运动捐助了超过30亿元的巨款。⑩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被评为“近代史上最热烈、最广泛的华侨救国运动”(11)。可见,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刺激下,华人离散者与中国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一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跨国书信反映大战爆发前华侨对战争是否爆发的判断及备战情况。可以看出,1941年东南亚局势已经相当紧张,一些华侨深有体会,并做了准备。遗憾的是,写信人并没有打算撤退回国,这可能是因为回国手续与购买航运票等事宜不易在短时间内办妥。况且,对于战争是否爆发,一些华侨采取观望态度,没有预料到战争的突发性与残酷性。(12)这些信息从侧面反映了部分华侨备战不足。而日军占领东南亚采取的是速战速决的策略,华侨逃生的时间仓促,一定程度上造成战时华侨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后果。

      华侨对中国抗战的巨大贡献引起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华侨采取极端恶劣的报复打击。日军占领东南亚期间,日本军政当局实施“先镇压、后绥靖”的政策,先对华侨施行屠杀、排斥的政策。到1943年初,为了引诱华侨合作,日军才有限制地允许华侨汇款回乡。(13)这些华侨汇款只允许流向日占区,而且汇款额受到很大限制,华侨不得自由汇款。战争期间“东兴汇路”等若干通道的开辟,使一些闽南、粤东侨眷收到侨汇。(14)然而,有关侨批显示,即使日军允许、而且华侨有钱可汇,战时侨汇的汇出仍然困难重重。如在菲律宾马尼拉,日本统治者在汇款手续上设置各种条件,要求书信、汇款、电报等使用文字要用日文,且汇款前须先在日本人银行存入比拟汇款数额多的存款等。(15)可以想象,在各种战时条件下,华侨难以汇款到家。因此,总体上,一直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绝大部分东南亚华侨与中国家乡的联系中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