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动词(light verb)的概念最早是由Jespersen提出来的①,Larson、Butt等将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②,并使之发展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邓思颖指出:“轻动词之所以称为‘轻’,是由于相对于动词来说,轻动词的意义比较‘虚’,只表示特定的事件意义。”[1]轻动词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汉语中的动宾关系问题有着很大的作用,不少学者纷纷运用该理论来解决汉语中诸如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带宾语、动词带代体宾语③以及带单宾语的动词带双宾语的现象④。 就存在形式而言,轻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零形的形式呈现,亦即没有语音形式的输出,我们将之称为零形轻动词;另一类是以有形的形式呈现,亦即有语音形式的输出,我们将之称为有语音形式输出的轻动词。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例(1)和例(2)都是汉语中有关轻动词的具体用例,其中例(1a)和例(2a)中的轻动词“把”和“让”是以有形的形式呈现,我们将之称为有语音形式输出的轻动词;而例(lb)和例(2b)中的致使义轻动词都以零形式呈现,它们出现在句子中v的位置。与其他实义动词不同的是,轻动词v是一个功能性的动词,根据冯胜利的研究,“在语法各部门的交接界面上,功能成分是有‘残缺的成分’,因此必须发动句法运作来‘补缺’[2]97。具体到例(1b)和例(2b)中,零形式的轻动词v会吸引其下的动词“吹灭了”和“摸了”移位到该轻动词的位置来进行填补,于是生成例(1c)和例(2c)的结构,
便是动词移位后留下的语迹。 本文将在梳理轻动词从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发展的基础上,着重考察零形式轻动词在唐诗和宋词中的运用状况,并进一步解释这些零形轻动词在唐诗、宋词中出现的动因和机制。此外,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对唐诗、宋词的考察语料主要选自中华书局编辑的《全唐诗》⑤和唐圭璋先生编著、孔凡礼先生补辑的《全宋词》⑥。 二、轻动词从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呈现形式的变化 轻动词虽然是当代句法学中的术语,但是轻动词的句法位置和语法功能却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不仅在汉语中有,在英语中也是大量存在的;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数见不鲜,就是在古代汉语中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虽然轻动词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但是它们在不同的语言中,或者在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从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轻动词呈现形式的发展变化。 冯胜利关注到上古汉语中轻动词的使用状况,从意义的角度来划分,上古汉语中的轻动词有表示使动、意动、为动、供动、与动、对动和从动等用法,⑦种类繁多。我们酌举数例以见一斑⑧: (3)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 ——斫而使之小。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关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上东山而认为鲁国小,登上泰山而认为天下小。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为国家而死。 (6)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饭信,竟漂数十日。(《史记·淮阴侯列传》) ——供信吃饭。 (7)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左转·文公七年》) ——与之亲以德。 (8)逐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转·隐公元年》) ——对之誓曰。 (9)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庄子·田子方》) ——从东方出。 例(3)—例(9)分别是上古汉语中的使动、意动、为动、供动、与动、对动和从动用法,它们中间都存在一个零形式的轻动词,由于该零形式的轻动词具有“残缺(不完整)”的特征,它会吸引其下的实义动词移位来进行填补,如例(3)中的“斫而小之”,在这句话中存在着一个表示致使义的零形轻动词,它基础生成于代词“之”的前边,由于该轻动词以隐形的形式呈现,它会促使其下的基础生成于代词“之”之后的动词“小”⑨移位到它的位置上,于是生成“斫而小之”的表层语序。余例可作类推解读,不再赘述。 正如冯胜利所言,零形轻动词用法在上古汉语中是非常能产的、非常普遍的、也是非常自由的,除了上文提到的使动、意动、为动等之外,还有拜动、向动、处动等等“X动”用法,⑩但是零形轻动词的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却是很少出现(11)。那么迎面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零形轻动词用法在上古汉语中司空见惯,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却少之又少呢? 我们认为,这与语言发展的类型有着重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汉语的发展经历了类型学上的重大转化,上古汉语是一种综合型的语言,而中古以后的汉语则是一种分析型的语言。(12)冯胜利指出,“轻动词触发的动词移位可以看作上古(或远古)汉语综合型的句法表现”[2]158。由此可知,上古汉语中零形轻动词的大量运用是由综合型语言的特点决定的,但是时至东汉时期,汉语的语言学类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上古的综合型语言变成了分析型语言。这种语言类型学上的重大转变对轻动词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