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青年社团文化传承功能及其社会影响力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娄胜华,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公共行政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社团组织与社会治理、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

原文出处:
广东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文化新定位,要求澳门青年社团必须做好对青年群体文化价值的传承。要全面整合澳门的文化传承资源,设计不同的主题品牌活动,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尤其是网络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组织及倡导社团志愿活动,培养青年的归属感及责任文化,形成独特的青年社团文化传统,以社团文化的价值性功能及工具性功能去凝聚、引导与服务青年。同时,澳门青年社团需要不断地提升其对青年群体的代表性,以专业化服务来增强青年社团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以标志性品牌活动与代表性人物,来提高青年社团的社会知名度。强化青年社团的内部治理及自律,塑造青年社团的社会公信力,从而全面地增强青年社团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与内地青年社团不同,澳门青年社团①大多属于青年自组织性团体,政府对青年结社实行鼓励、扶持、保护与引导政策,至于青年社团的活动与运作,则完全由社团自主进行。青年社团成员之间,以及青年社团之间,关系是完全平等的。青年社团依靠向青年提供服务与组织青年活动,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并吸引与凝聚青年会员。长期以来,澳门青年社团凝聚与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了文化价值传承的功能。而面对社会环境与青年群体的变化,青年社团如何更好地增强其文化传承功能,展现其应有的社会影响力,则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澳门的文化定位与文化价值传承

      众所周知,历史上,澳门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及历史机遇,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与桥梁。以葡萄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澳门的影响较深,并体现在制度文化、语言构成、城市风貌、建筑形制、饮食娱乐等方方面面。然而,作为中国南方的滨海城市,在澳门多元共存的文化构成中,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占据主导位置。正因为如此,国家在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赋予了澳门“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合作交流基地”的新的文化定位。

      按照新的文化定位要求,澳门需要做好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掘、传承与传播工作,积极发挥其文化价值在爱国精神塑造、情感凝聚与共识形成等方面的功能。

      首先,发掘澳门文化的精神价值,传承“爱国爱澳”传统,促进“一国两制”实践的深化。澳门虽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区域,但主导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带有欧陆文化特征的中华文化,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中华文化蕴含着传统的民族精神,包括国家“大一统”思想与民族责任感,对国家分裂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而“一国两制”蕴涵的统一思想,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统一愿望的延续,是这种信念的当代体现。事实上,即使是在澳葡管治时期,居澳华人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没有动摇过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文化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始终恪守中华文化传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蕴含的“爱国爱澳”情感和价值取向,不仅是澳门城市的灵魂品格、历史文化以及自身特色的综合体现和高度概括,也是澳门居民支持与拥护澳门回归祖国的思想根源,还是未来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生命力和凝聚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发掘与传承澳门文化的“爱国爱澳”精神价值,使之成为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文化基础。

      其次,澳门文化多元共存的示范价值,有利于提升澳门居民的文化自信。作为居民生活的精神价值积累,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与风格。在澳门,自16世纪中葡萄牙人前来定居后,开始出现两个文化群体,拥有两种文化认同。由于澳门的这两种文化几乎是独立地发展,在长达4个多世纪的共处过程中,虽然或多或少地产生过碰撞与交融,却始终未能在澳门生成一种崭新的主体文化。在这两种文化中,澳门的主导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作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澳门的长期交流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形态。澳门这种独有的兼具中西方文化风格的多元文化共存形态说明,人类不同文明之间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与相互争斗的,而是可以相互共存、相互尊重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澳门文化具有示范功能与借鉴价值,这有利于树立澳门居民的文化自信。

      最后,通过对外展示澳门文化,能够体现澳门文化的软实力。澳门虽然面积狭小,但是作为中国早期对外交往的窗口,它连接着欧洲及全球,成为中西文化汇合交流的城市。中西文化的交流,形成了澳门丰厚的文化积淀,其包含的知识体系、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念,是澳门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宝藏。正因为如此,澳门才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交流基地。这种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彰显了澳门文化平台的地位与功能。由此可见,无论是湾区内,还是湾区外,澳门文化已经成为具有标志性影响的地域文化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澳门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得以对外展示,从而体现了澳门文化应有的软实力。

      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文化新定位,要求澳门特区政府、社团企业、居民百姓等社会各界必须做好澳门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其中,作为未来澳门建设的主体,青年群体是澳门文化价值传承的重点人群,而青年社团则是青年群体的组织化力量。201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②,在澳门有29.3%的青年参加民间社团组织,而参加民间社团组织举办活动的青年则更多。偶尔参加者占48.9%,一般参加者占29.8%,经常参加者占12.9%,从来没有参加者仅占3.1%。由此可见,青年参与社团活动的普遍程度。青年社团要发挥其在青年群体中的社会影响力,就应该在文化价值传承过程中肩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

      二、发挥青年社团文化传承的“第二课堂”功能

      如果说,在青年文化传承方面,学校是第一课堂的话,那么,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青年社团组织就是“第二课堂”。如果说“第一课堂”注重的是知识传授,是一种被动的安排与接受,那么第二课程就是实践认知,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有效的“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与延伸。“第二课堂”既是文化传承的课堂,也是人生成长的课堂。

      (一)整合文化传承资源

      作为连接与汇集社会资源的集合体,社团具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及其他形式的社会资源。在文化传承中,澳门的青年社团可以整合特区内的政府机构、文博机构、教育机构、企业机构、媒体机构等所拥有的不同资源,也可以将特区内与特区外的资源相连接,利用其与内地青联、学联、海外联谊机构、教育机构、文博机构等的广泛联系,为青年社团成员提供参访、考察与学习的机会。

      历史上,澳门作为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城市,境内坐落着多处中华文化的遗迹,既有郑观应、孙中山、叶挺等近代爱国名人故居等资源,也有妈阁庙、莲峰庙、观音堂等中国传统庙宇资源,以及基本法纪念馆、回归贺礼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中华文化始终在澳门处于主流地位。与此同时,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有着数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遗存。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中,就有多处属于葡萄牙文化遗存。正因为澳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澳门青年社团的文化传承具备了现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