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健康运行和服务国家治理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审计事业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审计全覆盖进程的深入推进,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审计人才培养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这一重要论述为审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1983年,南京审计学院(现南京审计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创办了审计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开设审计专业,专门培养高层次审计人才。为不断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学界以“审计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进行审计人才培养后续研究,我们有必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审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主要来自于哪些刊物和单位?审计人才培养高质量文献和主要业界学者有哪些?审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热点和变化趋势是什么?据此,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并结合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审计人才培养的热点与趋势,探讨审计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及高质量审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审计人才培养”,检索区间为1983年9月至2021年9月,检索日期为2021年9月12日。为保证准确率和全面性,人工剔除了非学术性和不相关文献,最终确定的研究样本为272篇,将上述研究样本以Refworks格式保存,以便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CiteSpace软件能为科研人员提供计量性的替代方法和分析工具,弥补传统文献综述的不足,进而探究科学范式的结构和演化过程。CiteSpace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显示某个知识域在一定时间阈值内的热点动态与趋势动向,能够较好地梳理审计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通过文献梳理,暂未发现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审计人才培养可视化的相关研究文献。本文以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主,结合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年度刊文量、所载主要期刊、主要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分析,试图拓展可视化分析的应用范围。 三、文献计量分析 (一)文献发文数量分析
通过统计论文年度发表量可以说明某一研究领域的理论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以“审计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究呈现左长尾型,第一篇论文发表于1989年,从1989年至2003年,年发文量保持在1~2篇,反映出以“审计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究当时在学术界重视不足。自2004年起,以“审计人才培养”为研究主题的年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掀起了研究高潮,2016年发文量有所回落,2019年达到峰值,为54篇。 (二)文献所载期刊分析 272篇以“审计人才培养”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发表在152种期刊上,其中核心期刊20种。从图2可以看出,刊文数量排名靠前的核心期刊有《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研究》《中国审计》《审计研究》《审计经济与研究》等,说明核心期刊是审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理论研讨的重要平台。另外,核心期刊总载文量57篇,仅占比21%,说明以“审计人才培养”为研究主题的高水平论文数量整体不足,研究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主要作者分析 将CiteSpace软件中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置为作者,时间跨度为1983~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得到了审计人才培养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从图3可以看出,该主题研究的前5位高产作者分别是刘东辉(6篇)、张薇(3篇)、唐衍军(3篇)、唐菊(3篇)、尹海艳(3篇)。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某一研究领域杰出研究者中最低产的作者发文数m等于最高产作者发文数
的平方根的0.749倍。样本文献中最高产作者发文量是6篇,根据该公式计算并取整,m为2,即该领域核心作者最少发表2篇论文。经计算,核心作者共37人,发表了总计88篇论文,占总发文量的32%。核心作者发文量至少占全部发文量的一半以上,才表明该领域已经形成核心作者群。从图3可以看出,在“审计人才培养”研究方面,学界的整体沟通协作意识还不是很强,整体学术交流与合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该领域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在被引频次上,南京审计大学学者刘世林发表在《审计与经济研究》的论文《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被引55次,频次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