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的IP化打造和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

作 者:
郑燕 

作者简介:
郑燕(1973- ),女,博士,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媒介与文化(山东 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东岳论丛

内容提要:

黄河作为中国的象征符号,一直处于中国历史记忆的核心地位。千百年来延续的黄河故事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的史诗,亦是塑造文化黄河、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将黄河故事及其符号进行IP化打造,是提升黄河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黄河故事IP化打造就是通过构建黄河的符号表征体系,采用跨媒介转换、解构与重构、场景构建等策略把黄河故事打造成拥有广泛知名度、较高辨识度、忠实粉丝群体和较强变现能力的版权符号。基于黄河故事的版权价值,构建以大众文化产品开发为先导,以全产业链联动为手段,以品牌构建为目标,以衍生力开发为拓展方向的黄河故事的产业化体系,是实现黄河故事价值转化和黄河文化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21)09-0077-08

      “文化IP”特指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①。“因其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汇聚庞大的粉丝社群”②,文化IP产业化开发成为近年来我国文化经济的主要形态。黄河故事是指发生于黄河流域的、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事实以及基于此所做的艺术化演绎,作为人类社会在黄河流域的记忆留存,黄河故事有重要的史料、文化、经济等价值。将黄河故事资源转化为拥有版权价值和跨界产业关联性的产品,有助于提升黄河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识别度,在推动黄河文化经济发展、增强黄河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有助于推动黄河故事、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黄河是中国的象征符号,黄河故事是塑造文化黄河、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

      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黄河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带有黄河水文地理特征的地域性文化,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在明清以后逐渐融入统一的中华文明之中,正如瓦科拉夫·斯米尔所说“没有哪条河流对文化的影响像黄河对中华文明的影响那样大”③,黄河在中国的历史记忆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而黄河文化历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原初期,夏商周三代独立文化系统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到唐宋的鼎盛繁荣时期,元代以后的迟滞与衰落时期,近代以来的挑战与再生时期”④,逐渐形成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居于中国多元文化的领导地位。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黄河故事传承与黄河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一)黄河故事在中国文化叙事中贯穿始终

      黄河生态是自然力量和人类长期活动交互的产物,黄河的历史就是一部“天一地一人一河”世代相守相搏的史诗。“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被历史学家和普罗大众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⑤,这也是历代治水故事与神话传说兴起、流传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还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大运河,历代治水的文化基因与政治精英的治水、治国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中期,由于治理的无效加之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黄河成为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动乱和屈辱的象征,治理黄河也就意味着治理国家,“黄河虽然承受着‘中国之殇’却依然不影响其作为‘中华文明之母’的形象”⑥。1949年之后,对黄河话语的建构主要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黄河对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黄河流域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为黄河故事的再创造提供了故事积累和演绎素材。“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⑦。无论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存还是区域文化遗存,其精神内涵多以典故或传说形式流传于世。与此同时,近现代以来的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经典黄河故事中的角色、符号进行了创新性演绎,成为黄河故事的新生力量。

      (二)讲好黄河故事是重塑时代精神、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

      2019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将“讲好‘黄河故事’”作为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举措,将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的发展提升到“文化自信”的战略层面。黄河故事的本质是人们结合黄河流域的生产、生活实践所创作和传播的文学文本,以神话传说、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借助媒介实现故事传播。

      “讲好‘黄河故事’”的前提是拥有基于黄河文化资源的优质故事内容,黄河故事IP化打造的过程就是构建优质黄河故事的过程。通过IP化打造,可实现黄河故事的媒介传播、内容拓展、形式创新、用户流量吸附和版权价值提升。我国内容消费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4.6亿,网络音乐用户规模6.58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5.18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9.27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6.17亿”⑧,黄河故事倘若不能充分吸附用户注意力,就容易被淹没在激增的海量媒介内容中。IP化打造是对黄河故事进行内容构建、形式创新和版权价值开发的重要路径。

      (三)粉丝经济驱动黄河故事IP构建

      2019年粉丝经济关联产业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⑨。粉丝经济是IP价值的核心,黄河故事IP构建的目的是形成粉丝社群,并借助粉丝社群实现其社会和经济价值。社群是基于传播媒介聚合到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文化和价值共享的用户群体⑩。粉丝经济市场份额的扩大为黄河故事提供了IP化构建的用户生态。无论是粉丝社群成员还是普通网络用户,在媒介内容的传播过程中,一旦对信息产生关注,其创造性的参与行为会为媒介内容带来新的活力,形成更广泛的关注。因此,获取足够多的关注是黄河故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粉丝社群是维系、巩固和加强关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黄河故事版权价值形成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