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传承与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王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核心阅读: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丰富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与经济观念,孕育创造出长期领先世界的经济成就和经济思想,民本经济观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古代民本经济观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的最鲜明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丰富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与经济观念,孕育创造出长期领先世界的经济成就和经济思想,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经济学说与理论。民本经济观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在千载传承发展中不断显现其跨越时代的魅力和生命力。

      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基本理念

      在古代中国,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一词本意就是经世济民。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着眼于安邦定国,以“民生”为核心,以富民、养民为基础。《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对民本经济观的经典记载和阐述。

      “富民”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几乎各流派的学说对其都有体现。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就提出养民、富民、教民之说,富民就是要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因此,他力劝鲁哀公不要与民争利,提出“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重要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思想,提出让老百姓治“恒产”。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治“恒产”就是强调富民要强化产权制度保障。道家学派也高度重视富民,反对扰民争利。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我无事而民自富”,强调体恤百姓,与民休养生息。这些论述,体现了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基本理念,即要以民为本,让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养民”是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抵御自然灾害、抗灾救荒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古代中国,水、旱、风雾雹霜、厉(瘟疫)、虫被称为“五害”。帮助老百姓抵御“五害”,使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是官府的重要职责。《管子》提出:“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抵御各种灾害和备荒赈济,形成了独特的荒政制度。常平仓就是官府为储粮备荒、平稳粮价而设的粮仓。这些粮仓在丰年购粮储存,避免谷贱伤农;在灾年则卖出储粮,以稳定粮价、救荒赈灾,这种缓冲储备机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以工代赈”的救荒策略也是古代民本经济观中“养民”理念的重要体现,即发生灾害时,官府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民本经济观还有具体的理想蓝图。《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描绘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蓝图。孟子一生推崇仁政,详细描绘了施仁政的美好愿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古人的这些论述,体现了民本经济观“富民”“养民”的理想蓝图。其中,《礼记》中描绘的“小康”社会成为历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民本经济观,与民休养生息,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都是践行民本经济政策的结果。

      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发展演进

      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本经济观不仅得到传承,而且有了进一步发展。古代思想家们在继承富民、养民等理念的同时,将“民”的范围拓展到工商业者,提出工商业也是“本”,出现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四民皆本”等观点。其基本理念是:民间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国家根基才能稳固。

      批判传统的重本(农)抑末(工商)论是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一个重要发展。南宋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强调保护工商业,提出“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旗帜鲜明地反对重本抑末的论点。在叶适的学生陈耆卿编纂的《嘉定赤城志》中,明确提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他们的观点,反映出南宋时期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与经济观念的变革,丰富了古代民本经济观。

      官办公共救济福利机构大量涌现,也是古代民本经济观发展的重要体现。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为政“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朱熹认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作为这些思想的重要体现,民本经济观在宋代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较大发展,一个明显标识是官办公共救济福利机构大量涌现。如慈幼局、慈幼庄等是收养弃婴孤儿的福利机构,居养院、养济院等是收养孤寡贫困老人的养老机构,施药局、惠民局等是慈善施药机构,安乐庐、安济坊等是福利性医疗机构,漏泽园则是收葬孤苦逝者的墓园,等等。

      限制君权、抨击专制,注重经世致用,发展商品经济,是明清时期民本经济观演进的主要方向。明代丘浚提出“为国以足民为本”,要求允许“民自为市”、发展商品经济。他还认为官府“所以理财者,乃为民而理”,反对将国家财政专用于供奉君主,主张应当用于老百姓。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民本经济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反对侵夺“民所自有之田”,主张发展保护民财的产权理念,还发展了宋人提出的“四民皆本”论,提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提出工商也是国家经济的根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