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个人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当今学术界与教育实践中都很重要的概念,但不同学派对其认识却有很大差异。以往人们关注的都是个体语言能力,直到1990年代才开始讨论群体语言能力,且主要讨论的是国家语言能力。文章依照“语言行为理论”,把个人语言能力看作“个人用语言完成人生事务的能力”,把国家语言能力定义为“国家处理海内外各种事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当今的社会成员,需要具备“文化层”“主用层”“发展层”等“三语层”语言能力,需要具备口语体、一般书面语体、典雅语体等“三语体”能力。从当今世界语言格局看,中国应具有20/200的语种能力,即熟练掌握世界最为重要的20来种语言参与世界治理,掌握200来种世界较为重要的语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国家语言能力还表现为领域语言能力,特别是在行政、外事、军事安全、新闻舆论、科技教育、经济贸易等6大领域应有足够的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2021.3.2~16 汉语人语言和音乐认知的整体领悟性 ——从宽式语形和宽式音阶说起 陈保亚 邱健 语言和音乐都具有音响时间呈现的线条性,是人类听觉文化最深层的积淀,并且二者互动,因此是观察认知相对性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中西方比较的视野中,汉语人与印欧语人在语言文化和音乐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汉语是宽式语形,以五度相生律建构的五声音阶是宽式音阶。印欧语是严式语形,以十二平均律建构的七声音阶是严式音阶。宽式与严式的区别体现出了认知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在自然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发展中被逐渐范畴化的。从语法层和语义层来解释宽式语形,从五音的定义、命名及音高来解释宽式音阶,并以汉语古典文学和汉族传统音乐来探讨汉语人的思维模式,得出的初步结论为:宽式语形和宽式音阶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并建构了汉语人认知的整体领悟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51~160 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 ——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 施春宏 陈振艳 刘科拉 文章基于三一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进一步阐释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问题。根据三一语法,教学语法视野中的语境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和习得阶段而确定的、与特定语法项目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作用相匹配的、最典型与/或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教学语境,语境知识既是语法知识形成的依据,也是语法知识的具体化表现。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和用中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语言学大语法观和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语法语境观的确立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学语法的语境从教学内容看,具有生成性、结构性、语体性等特征;从教学过程看,具有典型性、对象性、模拟性等特征。基于此,教学语法语境观的教学策略重视语法项目的“形—功—境”匹配关系,遵循基本的教学语境设置策略和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的镜像映射策略。相较于其他教学法关于语境的理解,文章所倡导的教学语法语境观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5.1~16 基于人工智能的甲骨文识别技术与字形数据库构建 门艺 张重生 已有的甲骨文工具书在整理模式、编排方式、检索方法、呈现手段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但也有字形分合无标准、检索困难、隶定方式混乱等现象。纸制工具书不利于复用、优化和改进,且无法对每个字形的相关资料穷尽性枚举并提供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数量庞大、表义复杂、字形多变的甲骨文字,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在全张拓片上对甲骨文字逐一自动定位、识别,可依据字形自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建设材料完整、语段信息方便查看、开放式编辑的甲骨文字形数据库。进一步设计相关甲骨文识别与相似性检索软件,使字形数据库成为以图片检索甲骨文的便利工具。 《中国文字研究》,2021.第33辑.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