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expectation)范畴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已有近20年。西方学者Heine et al(1991:192)、Dahl(2000:117)等对此影响甚大,但仍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澄清。本文讨论其中三个问题:预期的定义与表达结构、预期的类型、类指预期和个体预期的区分。 一、预期的认知模型与表达结构 预期的产生是因为认识主体对事件具有“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可以采用主观概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来定义预期的认知模型。主观概率指语句中所反映的说话者对某一场景中某一对象的概率的主观认识或估测。根据陈振宇等(2016),将认识主体(信息接受者)在事前已获得的知识称之为“知识状态”,记为O;由O可以推测或预先估计出特定事件M的主观概率(或频率),记为P(M|O)①。另外,从信道传给该主体的知识(当前信息)记为P(M),也就是主体当前感受到的信息中,对事件M的主观概率的表达。 “|P(M|O)-P(M)|”是对预期性的反映:当它约等于0,即P(M)与P(M|O)相等或基本相等时,预期与当前信息相符,称为“正预期”;当它显著地大于0,即P(M)与P(M|O)不等或相差较大,预期与当前信息不符,称为“反预期”;当它约等于1时,P(M)与P(M|O)相差最大,是最大的反预期,这时预期与事实完全相反。若我们认为一个事件是无预期的(中性信息),则是指认识主体没有任何关于M的倾向性预测,或者P(M|O)是无法确定的,或者事件M发生和不发生的概率基本一致,即P(M|O)约等于0.5(随机事件)。 语篇中单一的预期性表达,包括四个部分:条件、预期、当前信息和预期性。例如②:
“预期性”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语句来表达,而是依靠一些标记(如上面的“本来、但是、竟然、偏偏”等),或通过语义推理得知,也即预期性是整个语篇结构的性质。 请注意例中括号内加粗有下划线的标记,对语篇的预期性有表达或提示的作用,它们分为两类:④在条件或预期句中的称为“正/反预期触发语”,如“本来、说好的、毕竟、虽然”等;而在当前信息句中的称为“正/反预期标记”,如“但是、可、竟然、居然、果然”等。 在实际的语篇中,有的部分可能隐含。其中,当前信息P(M)是最需要用一个语句来表达的,仅在特殊的情况下隐含;当它隐含时,一般一定要有预期触发语,否则就无法推知预期性。其次是条件O,它有时用语句表达,有时则是在语境中隐含。预期P(M|O)则往往是在语境中隐含的,即绝大多数预期都是隐性预期,当然有时也可以用语句表达出来。 实际的语篇组配中,隐含或只隐含预期部分的情况最为常见。例如⑤: (5)隐含预期:
以前研究者通常只提到三个因素,如强星娜(2020)的“当前命题”“预期命题”和二者的偏反关系。这是因为对条件O和预期P(M|O)没有清晰地加以区分。如强文提到的例子“老王让她去买烟,她竟然不去”和“老王让她去买烟,她竟然去了”,强文认为分别有不同的预期“老王是她的领导”和“她总是很清高孤傲”。然而实际上,这两个也都是条件,不是预期,预期是“她应该去”或“她不会去”:
一般更需要将具体的、个体化的条件明确地说出来,而把抽象的、具有普遍性的条件隐含。人类语言的总倾向是对个体化的事物或事实做更多的表达,因为它更容易变化、更可能为假,更需要明确其当下的取值;另一方面,抽象的普遍的事实更容易在较长的时间里稳定地存在,并且很可能是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是“缺省”(default)的事实。 二、预期的类型 2.1 从预期的认识主体看 根据产生预期的认识主体的不同,至少有以下类型:⑥ 1.自预期,说话者对事物的预期。 2.他预期,说话者之外的参与会话活动的人的预期,可能是听话者,也可能是第三方。 自预期和他预期一般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当听说双反意见相同时,自预期=他预期,如下面的“你知道”表面看是说“我也爱好文学(,所以我应该有不少的作品)”是“你”的认识,但实际上这也是说话者的认识,以此来表明你我站在同样的认识立场上(正同盟关系):
3.常理预期,即社会心理中的有关知识,如常识、情理、风俗习惯、法律规章等,其认识主体是类指的“社会”或“人们”。说话者一般默认自己是正常的社会人,故自预期默认与常理预期相等,如例(3),说话者知道“妈妈要他早点回家”,便得出预期“他应该早点回家”;实际上,这背后是一条社会常理在起作用“来自权威的要求应该遵从”;当前信息“他竟然很晚都不回家”既是自反预期,也是常理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