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上古音研究中主元音分布与介音意见的主要分歧 目前关于《诗经》时代韵部的元音,有主张一部一主元音的,以李方桂、王力为代表①;有主张一部多主元音的,如严学窘、俞敏、郑张尚芳和潘悟云等②。持一部一主元音说的学者,主张相押必元音相同,从等呼、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别,解释上古韵部到今韵的演变。持一部多主元音说的学者,或根据汉藏对音,认为古音一部对译不止一个元音;或根据近现代用韵相近元音可以押韵,主张“韵部相当韵辙”,不止一个主元音。 古音拟测中,介音(通称“腭介音”,本文或称“舌面介音”)与主元音要同时考虑。雅洪托夫③1960年提出二等字有辅音性介音[-1-],李方桂修正为[-r-],现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三等韵有纯三等(子类),韵图列在二、三、四等的(丑类)和重纽韵(寅类)三类,寅类唇牙喉音又分两类,这些究竟是主元音区别,还是介音区别,有不同主张。四等或认为有介音[-i-],这是多数派;或认为没有介音,如陆志韦④、王静如⑤。 重纽是今音学研究对象,涉及主元音和介音。但上古音的四等都是从今音上推的,重纽的分别和音读差异有上古音的来源,研究上古韵母需要分别重纽的韵类信息。关于其中韵类分合,董同龢⑥主张舌齿音与1类(韵图居四等,本文从李荣称A类)同类,2类(韵图居三等,李荣称B类)自为一类。其依据主要有:反切下字1类多用舌齿音,而2类多用唇牙喉音;重纽韵都在等韵门法“广通”范围之内。周法高⑦以庄组与B类同,其他舌齿音与A类同。陆志韦⑧根据反切,以庄组、知组和来母字同B类,照三组、日、喻四、精组同A类。邵荣芬⑨的主张与董同龢正好相反,舌齿音与B类为一类,A类自为一类。周法高认为,B类的音值一方面要和A类很接近,一方面又要和β2型(按:即子类韵)的韵接近。 关于重纽韵各类读音,高本汉⑩根据唇牙喉音反切上字一、二、四等与三等的洪细对立,提出三等韵唇牙喉声母“j化”说,认为三、四等都有介音[-i-],同韵三、四等唇牙喉音差别在声母。陆志韦(11)认为三、四等差别在主元音。王静如(12)用反切、谐声、域外译音等材料证明是介音不同。董同龢(13)认为差别在主元音。李新魁(14)认为B类的声母是唇化音,而A类则是非唇化音。 综上,目前学界对上古汉语一部是一个主元音或多个主元音,对上古汉语(及其衍派中古汉语)一等以外各等的介音,尤其是三等韵各类的关系、介音乃至主元音,意见还存在较大分歧。各家一致的情况是:所用的材料多是中古韵书、方音、域外译音,至多有的还用到汉字谐声,偏偏没有用到上古韵文材料。探讨上述研究对象,上古音的四等是关键。古人用韵是否反映韵字的四等信息?上古韵字的四等信息,对上古音和中古音的系统及音读的研究有哪些作用?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诗经》韵字四等七类关系的统计与分析 目前学界对上古音有四等,未见有什么怀疑,并且直接以《切韵》反切表现的等与之对应,参照《切韵》的等第构拟上古音各类的音值,包括介音和主元音。李荣《切韵音系》(15)认为,韵图上只列唇牙喉音的,为子类韵(如微文欣元等);唇牙舌齿喉都有音且没有对立的,为丑类韵(如东三钟鱼虞等);唇牙喉有重出两套,韵图上分别列在四等和三等的,为寅类韵(如支脂祭真仙宵侵盐韵系),唇牙喉居四等的称A类;居三等的称B类。因为A、B两类与同韵舌齿音的类属关系有不同意见,需要辨析,并且它们各自与子类、丑类韵在声音方面的关系也需要讨论,本文将A、B两类也放到与子、丑以及一、二、四等(本文指纯四等)的同一层面,进行分析比较,是为四等七类(16)(寅类舌齿音暂依通说,视为与丑类舌齿音性质相同)。 (一)《诗经》用韵四等七类相押的统计 《诗》韵的和谐,不只是同部相押的水平,声调的和谐也是诗人追求的目标(17)。此外,韵脚字的韵母,除了主元音和韵尾,介音也是非常重要的音素,影响到主元音。诗是追求有条件下的最大程度的和谐,从而,韵脚字的洪细应当在诗韵和谐的追求范围之内。在这个理念下,本文统计了《诗经》韵脚字四等七类的相押数据,以其疏密关系分析其主元音分布和介音分类。 本文首先建立了《诗经》押韵数据库,对《诗经》韵脚字及其押韵关系进行了逐一判定、确认,包括以句群(表达完整语义)、韵段、修辞和语法等理念和标准区别必韵与非必韵,以及据义辨音(包括区别假借、语法音变等)。数据库中包含每个韵脚字有关的各项上古音和中古音的信息。根据数据库统计,我们得到本文需要的有关信息如下: 《诗经》305篇,1140章,有韵1134章,无韵6章(18)。全诗7283句,入韵5313句,扣除重复的197句,共5116句。非必韵576句,必韵4540句。分属1695个韵段。以下皆是基于4540个必韵句的统计数据。
表1中“一等韵句”下的“1171”,表示韵脚字为一等韵的必韵句有1171句(下称“一等韵句”,具体语境下简称“一等”,其余类推),占4540个必韵句的25.79%。 基于观察四等七类韵脚字间关系疏密的需要,以下逐类分别统计与某类韵句相押的其他各类韵句数量,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