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类政治”的公共参与形式,年轻人从网络社群中不仅学会了建立在公共参与基础上的身份表达,更从中深刻体验并了解到新媒体时代的文化逻辑。 互联网已经成了当代青年社交的中心场域,青年群体的社交习惯不断从各个方面被网络所形塑。互联网高度瞄准用户兴趣及关注点为群体分类的特质,连同网上信息流对目标用户的聚合效应,不断造就了一批围绕兴趣、“意见”形成的相互认同的“圈子”,并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要参与者和掠夺者,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互动频繁的新型社会。网络社交的组织方式及文化形式已经深度参与了当代青年文化的生产,作为一种“类政治”的公共参与形式,年轻人从网络社群中不仅学会了建立在公共参与基础上的身份表达,更从中深刻体验并了解到新媒体时代的文化逻辑。 在这个意义上,饭圈(fandom)可能是这个网络圈层高度分化时代的典型产物。粉丝文化从来不是大众文化中的新鲜事物,但在社交网络上以群体形式出现并活动着的饭圈却显然是一种附生于互联技术上的新兴文化现象。通过饭圈,一方面在群体内部形成了高效的信息分享和内容生产机制;[1]另一方面饭圈的群体组织形式可以更为主动、积极、强势地展开线上活动。网络社群不仅为粉丝提供了意义生产与认同建构的社交基础,凝聚度颇高的社群还具备了调动、规范成员的功能,从而拓展出代表粉丝集体与其他组织、机构进行互动的可能性。[2] 在本文看来,社交平台上活跃的饭圈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圈层化社交模型,它既强大又脆弱,这样的社群组织在今后将会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争夺者,持续高频地出现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每个角落。本文试图通过饭圈讨论这样几个问题:网络社群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网络社群依据怎样的逻辑参与线上活动?以及网络社群文化与“外部”世界又有着怎样的互动方式? 一、网络社群的基本模式:虚拟账号集合成“想象共同体” 过去对于粉丝社群和粉丝组织的研究侧重于探讨粉丝组织内部呈现出来的等级化、高度分工等特征,[3]但现在很难用分析传统社会关系的视角去理解在网络上出现的新型社会组织。[4]其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计量和评估网络社群参与个体的单位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人”,而成了在网络平台上注册的账号。这不仅意味着网络上的大量ID与账号操控者在现实中的人格大相径庭,甚至一个人既可以手握多个账号,在网络上扮演起截然不同的“人设”,也有可能由多个人在背后操控着同一个账号。[5] 现在很难用分析传统社会关系的视角去理解在网络上出现的新型社会组织。其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计量和评估网络社群参与个体的单位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人”,而成了在网络平台上注册的账号
饭圈是一个以账号集合体形态存在着的网络社群 饭圈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以账号集合体形态存在着的网络社群,这为网络社群的共同体想象增添了一层不确定因素。网络社群内的成员并不急于卸下网络身份和“人设”去接触账号背后的真人,他们更在意的是一种“身处共同体”的感觉:不管是对某种事物、某个人的推崇、认可和喜爱,还是建立“着迷”基础上的信息交换、社交活动和文本生产,甚至大批带有浓重符号特征的ID名,[6]都足以营造出一个足够热闹的、生机勃勃的群体氛围。这类网络社群具有一些与常态社交不同的特质。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聚合本质的松散性。通过社交网络追星需要极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这使得成员的忠诚度以及对成员的管理变得至关重要。透过虚拟账号进行社群的管理极为不易,于是这类通过兴趣结成的网络社群通常会设置严格的准入机制(饭圈称之为“粉籍”审核),这种审核通常围绕饭圈既往的集体活动展开。然而,“粉籍”审核也导致许多粉丝都会选择开设一个或多个专门用来追星的账号,这意味着追星族只是在使用这个账号时才全身心地“成为”或者“扮演”一个合格的饭圈成员,只要抛弃这些专门用来追星的账号,与这个群体和这类网络活动有关的一切便能就此终止。 高效的临时组织性。与过去追星族被动接收明星艺人信息的模式不同,在当代网络上形成和活动的饭圈通常要求成员的高强度参与,而某个饭圈的号召、组织能力决定了他们能否在与其他饭圈的竞争中胜出。因而饭圈必须呈现为一个具有极强临时组织能力的网络群体,但必须注意的是,饭圈所能做到的高效组织仍仅仅是针对网络虚拟ID的控制。 总之,饭圈的组织形式看起来相当矛盾:人们在虚拟社交环境中结成的组织在本质上是一种松散的聚集,但由于在饭圈内被灌输了社群认同的粉丝往往对艺人、偶像投注了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使得饭圈这种以情感为驱动的网络社群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率的组织效应。与物理世界的社交截然相反,网络社群从来不可能赋予个体以稳定的“身份”,也不存在绝对稳定的社交关系,而只能给予每个参与者以相对固定的身份“标签”,“标签”式的自我定义及自我认同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网络空间中不同群体的频繁碰撞。而所有这些都很可能标志着一种新型的常态化网络社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