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先才,男,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执行长;胡雪儿,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内容提要:

派系作为民进党政治运作的重要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民进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安排,对民进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二合一”选举之后,民进党内派系政治出现新的动向,“新潮流系”仍是实力最强的派系,“英系”也俨然成军。党内大致形成“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局面,派系间的权力平衡暂时得以维系。随着2022年“九合一”选举和2024年“大选”的逐渐临近,派系间的分化组合将又趋激烈,各派系的博弈日渐加剧。在民进党全面执政的情势下,民进党派系政治发展无疑将会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21)04-032-09

       派系的历史可谓悠久,不过关于它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其中拉斐尔·扎里斯基(Raphael Zarisk)在20世纪60年代对派系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指出:“派系是政党内部一种明确的组合或集团,其成员具有相同的认同感以及共同目的,并且组织起来期望以集体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①事实上,派系的出现具有非常深刻且复杂的原因,可能受到社会分裂的影响,也可能由诸如选举制度等政治因素,或者政党本身的结构所导致。政党内部派系围绕政党权力、政党政策、政党领导干部、学说与财权展开激烈竞争,影响政党内部的政治与决策过程。②对派系的存在,传统观点一般认识比较负面,有观点将派系视为政党内的暴力、自私、分裂或暗礁,认为政党会因内部派系玩弄各种“否决游戏”而导致瘫痪。③近来,学界对派系的看法逐渐开始转向,出现了一些较为正面的观点,比如“单一政党如果能够容许内部存在派系的话,那么党内就有可能出现多元形态,派系可以代表党内不同利益,促进选择竞争,从而实现‘党内民主’。”④此外,派系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一党独大所导致的负面印象。⑤不过,虽然派系之于政党已属普遍现象,但是不同政党内部的派系程度也有所不同。就台湾地区两大主要政党来看,民进党与国民党就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民进党的内部结构向来属于权力共治模式,派系长期以来介入政党事务、选举事务以及政治权力其他事务。⑥如此的派系斗争肇始于“党外时期”,当时“党外运动”以“鸡兔之争”为标志,山头林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虽然为实现组党的目标,“公政会”和“编联会”曾有携手,但是建党之后二者很快分手,出现公开化的派系组织对垒。民进党的内部派系结构一直具有“强组织”的特点,采用制度化的方式公开运作。虽然2006年民进党决议解散派系之后有出现一些“弱组织”运作的迹象,但是派系短期之内并无消失可能。⑦派系政治在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影响民进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民进党派系最新发展状况

       自2020年“二合一”选举结束以来,民进党的派系政治变化较大。特别是2020年5月的县市党部主委选举,以及7月党代会进行的中执评委暨中常委选举,民进党内各大派系角逐激烈,其中过程可谓纷繁复杂。经过多重派系间的角力,民进党内派系格局有新的动向。虽然整体而言,党内仍是维持了以“新潮流系”(简称“新系”)、“涌言会”(“海派”)、“英系”“正国会”“苏系”和“绿色友谊连线”六大派系为主,其余派系为辅的基本格局,但是具体派系的基本实力有所变动,一些派系力量削弱,一些派系地位上升,更有个别老牌派系意外回转颓势。

       表1 民进党内各大派系基本格局
“新系”“苏系”“涌言会”(“海派”)“英系”“正国会”“绿色友谊连线”其他
“立法委员”223591229
县市长2//11/2
县市党部主委3/24721
民进党中常委3112210
民进党中执委11236530
民进党中评委4112210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首先从“立法委员”的层面来看,“新系”拔得头筹,以22席位居党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新系”“立法委员”数量与上一届相同,但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相比2016年选后的32%,⑧上升至如今的35.5%。“正国会”紧随其后,包括陈亭妃、陈茂松等在内的12人当选“立法委员”,而且“正国会”精神领袖游锡堃本已进入政治暮年,此次却也通过名列不分区名单成功当选,进而担任新一届立法机构负责人。当然,“英系”的表现也令人瞩目,斩获了9席“立法委员”,有蔡英文嫡系陈明文的“子弟兵”蔡易余等人当选。“涌言会”(“海派”)、“苏系”和“绿色友谊连线”就“立法委员”数量而言未拉开差距,分别是5席、3席、2席。“涌言会”(“海派”)当选的是王定宇、林楚茵、庄瑞雄、管碧玲和赵天麟,“苏系”当选的是吴秉睿、张宏陆以及苏贞昌的女儿苏巧慧,“绿色友谊连线”则是何志伟、罗美玲二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