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战略布局和方针政策都体现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国家审计始终以服务国家治理为目标,审计署成立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推进。经过多年的实践,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有所扩展,审计方法不断创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总结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现状,再利用2016~2020年的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等资料分析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最后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资源环境审计提质增效。 一、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之后,资源环境审计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学者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围绕其理论要素展开,涉及审计定义、目标、主体、客体、标准、对象、内容、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 定义方面,有学者从审计主体、客体和内容的角度给出定义,但更多学者研究的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或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从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范围来看,审计范围比前两者更加广泛。目标方面,已有文献主要从短期目标和终极目标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主体方面,有“单主体观”和“多主体观”,区别在于是否有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参与。客体方面,承担资源环境责任的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审计监督的客体。标准方面,法律法规和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较为成熟的标准,但仍存在许多空白领域,今后需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体系。 关于资源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运用,已有文献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对象方面,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是审计对象,但已有研究未分析审计实践中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情况。内容方面,部分学者仅研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这与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并不等同;还有学者从审计主题的角度分析审计内容。方法方面,学者们强调要利用GIS软件、空间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但已有研究并未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运用方面,多数学者指出信息披露和问责不到位等问题,但提出的建议还不够具体。 为弥补上述问题,本文将利用2016~2020年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及相关新闻,从审计实践中的审计内容、对象、结果运用方面进行现状分析的同时,加入审计问题地区分布、审计技术方法两个新角度以丰富研究内容,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促进审计工作不断完善。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现状 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现状,需要从国家审计的理论要素入手。诸多学者均认为国家审计的理论要素包括审计定义、目标、主体、客体、对象、标准、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现状。 审计机关公布的结果公告是对审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良好素材。审计署公布的结果公告中涉及资源环境审计的公告有两类,一是按季度发布的政策跟踪审计公告中有关污染防治的部分,二是资源环境专项审计公告。本文以审计署2016~2020年涉及资源环境审计的公告为样本,利用Python提取的关键词和手工整理的信息分析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现状。现有文献已深入研究了审计目标、主体、客体等要素,本文将不再分析,而是从审计对象、内容、问题的地区分布、审计技术方法和结果运用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审计内容不断扩展但不够深入 审计内容是理论要素中较为关键的部分。从结果公告出发,可以分析实践中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审计署官网中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文本导入Python(已预先对文本进行了处理,删除了时间、地区、金额等无助于后续分析的词语),利用TF-idf方式进行关键词提取和权重计算。 表1是提取出的权重最高的20个关键词中最能体现审计内容变化趋势的词语(其余关键词涉及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由于数量较多,表中不一一列举)。从2016年到2020年,“项目”一词的权重始终处于靠前的位置,说明对环境治理项目的审计是重中之重。根据公告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审计十分关注治理项目建设和使用情况,规划不合理、资金不到位、项目建成后闲置是无法发挥预期治理功能的主要原因。2016年和2020年,审计对于“资金”的关注程度同样较高,也存在资金统筹不到位等影响使用效益的问题。 除了较为传统的对资金和项目的审计,2018年起增加了对开发区、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审计,更加注重区域保护,对生物多样性问题有所关注。此外,“环评”“环境影响”“在线监控”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审计更加重视各类项目和产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
虽然审计内容的广度增加,但深度仍然不足,没有深度分析问题背后的制度原因,无法从根源上提出整改建议。审计只注重审查政策执行情况和法规遵守情况,没有对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和在各地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很难据实提出制度调整建议。 (二)审计对象适应环保政策需要但未在各地全面推广